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1篇
科学研究   74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提起甲午战争,过去国人往往只想到甲午海战。实际上,甲午战争最重要的作战都是陆战。如果说清朝海军同日本海军还算在一个档次的话,那么陆军就要差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932.
清朝中后期内忧外患,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致力于货币史研究和实践的经济学家王茂荫提出了"钞币发行"的货币思想,即采用限量发行纸币和兑换纸币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使"无累于民"而"有益于国"。  相似文献   
933.
本文通过叙述清廷在东北地区实行参务政策的过程中,提出了清朝统治者具有急功近利思想、与民争利思想和地方官员借机以权谋私的三点认识。本文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史鉴作用。  相似文献   
934.
在现存清朝档案中有较多的抄家档案,从这些抄家案件中来看,包括有权势的大臣、亏空钱粮、"文字狱"、违反法纪的官员、反抗朝廷的人、残忍的杀人犯等,将这些抄家档案集中起来,对研究分析清朝历史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5.
汪朗 《百科知识》2014,(4):58-59
正中国的官吏,很早便有皇粮可吃。挣粮食的官员春秋战国时,秦国官员的收入主要是实物,按官职大小配给粮食,作为工资。一年领取皇粮100石以上的为"有秩吏",已进入干部序列;能挣到600石以上者,则属于"显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高干了。当时要了解干部的级别,办法十分简单,只要看看该人吃多少  相似文献   
936.
胡庆华 《科教文汇》2014,(25):129-131
清朝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从清初承袭注重儒家经典忽视自然科学的封建教育到中西并存的洋务教育,再到清末新政废科举、摒弃旧式封建教育,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作为正式学科确定下来,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7.
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任驻外大使,在西方国度亲身感受到了铁路的便利、迅捷以及火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并积极接受西方人士的游说与建议,竭力要求朝廷开拓中国运输新事业,坚决反对沈葆桢拆毁吴淞铁路。他也主张依据国贫民穷的现状.循序渐进兴修铁路,抨击清流派大兴铁路的举措.写了‘铁路议)、《铁路后议)。郭嵩焘顺应世界潮流,热情宣梧和鼓动中国兴办铁路.履行了一个铁路事业先驱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938.
一部《穿越时空的爱恋》掀起了内地的穿越狂潮,《宫》《步步惊心》更是刮起了一阵强大的穿越风。穿越剧为什么会走红?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就业难、住房难,现实越来越严峻,每个人都是"压力山大",繁忙之余做做穿越梦,跟着主角穿越到清朝、明朝,美味佳肴、金银财宝、事业佳人,应有尽有。钱不够就开时装店谋生,危险的时候扮仙人预知未来,在异世界混得风生水起。于是心灵得到解脱,精神得到慰藉。  相似文献   
939.
祖远 《老年教育》2013,(2):16-17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桩从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桩特大贪污案的首犯,就是乾隆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望。王望是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调任甘肃省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相似文献   
940.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用意,本在选拔官员,为朝廷输送可用之才,然而清代的考试制度是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既绝无意于把政权开放,且弊端重重.本文从部族政权制度入手,然后从清代科举对汉人考生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对国家发展、百姓思想的消极影响这几个角度,阐述了清代科举考试的弊病,得出科举制度在清朝必将衰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