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362篇
科学研究   74篇
各国文化   76篇
体育   378篇
综合类   147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84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史学家钱仲联(1908~2003)原名萼孙,字仲联,号梦苕。祖籍浙江湖州,1908年农历九月初三出生于江苏常熟的一个书香门第,幼承家学,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其祖父钱仲仑为光绪年问的学者和骈文家。其祖母为清末两朝帝师翁同和的姐姐,母亲沈氏乃清代诗人沈如瑾之妹。  相似文献   
42.
马英典 《兰台世界》2006,(1X):64-65
提起清末人物,人们好像只知道慈禧和刘罗锅了。而那些真正需要我们记住的曾为我们这个民族呕心沥血、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却几乎不再被人们提起,更遑论借助先进的现代传媒让他们重现于艺术舞台之上了。  相似文献   
43.
新剧是中国话剧最初的名称,以区别于传统京、昆旧剧,清末民初曾盛极一时。民国初年,上海、北京许多演新剧的剧场后台,常挂有一幅照片,照片上那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是辛亥烈士、被称为“新剧泰斗”的王钟声。  相似文献   
44.
冯异 《出版视野》2004,(3):36-36
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清末稗史丛书》收入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等,这对我们后人研究清史提供了一份重要史料。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尚未播完,观众就对剧中的李鸿章形象表示不满。这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无论历史著作还是小说、戏剧、李鸿章都是以一个卖国者的形象出现的,《辞海》上就  相似文献   
45.
1918年5月10日在日本求学的周恩来在日记中写下:“本月二号,由烟台出港之船上,国人彭翼仲蹈海而死。其绝命诗上云:‘霹雳一声中日约,亡奴何必更贪生。’彭君于洪宪帝制时,曾被诬。此次愤慨乃就义,不顾身家,超然长逝矣。”——什么人这样震动了年轻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46.
民国档案是我国民国时期(1912——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真实记录,是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中非常珍贵而重要的档案。如何管理和开发利用好这部分档案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笔拟对此作一探讨,仅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47.
民国档案著录标引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民国档案现代化管理和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程序。  相似文献   
48.
49.
程得中 《编辑之友》2018,(6):98-102
民国时期文化史著作的出版是出版史上一座丰碑,很多著作成为经典,多次再版,20世纪80年代后不断有各种类似文化史丛书问世.文化史著作从西方引入始于20世纪初,顺应了新史学发展潮流,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遂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著述体式推广开来.20年代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出现第一次文化热潮,是文化史著作的繁荣时期,代表性成果是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出版.抗战期间各大出版机构辗转内迁武汉、长沙、广州、重庆、桂林等地,在艰苦环境中仍有25部文化史著作问世,这些著述承担起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鼓舞斗志起到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50.
文章以出版人张元济的图书馆事业为中心,通过对张元济参与图书馆事业的历程以及其图书馆理念与实践的考察,窥探民国出版界与图书馆界的互动及影响,最后指出,两个看似"跨界"的界别同属特殊的"文化事业"行业,需要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而至今缺乏的就是缺少张元济式的人,一个真正以"文化精神"办"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