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祁建 《湖南档案》2011,(11):10-15
清代最后一个执政者实际上是摄政王载沣,他祖父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还是皇帝,岳父是荣禄,慈禧还是他嫡亲母亲的姐姐。慈禧太后担心光绪在她死后翻案,在自己身后组成这么个班子,载沣为主,隆裕太后为辅,溥仪当面子的最高领导集团,将载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2.
作为1964年定本《我的前半生》的责编,王兰升与溥仪有过多次交往。在他的眼中,末代皇帝早已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相似文献   
13.
盗匪打通层层关节 1932年春,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之后,抬出溥仪来充任“满洲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笼络溥仪,以为他守皇陵为名,派“满洲军”开进东陵,并设置“东陵地区管理处警察署”,客观上也对东陵形成了一定的保护。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东陵的守护和管理又一次出现了“真空”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思公 《兰台内外》2010,(2):54-54
时任南京伪政府总理的汪精卫在1943年曾到“满洲国”的伪都长春拜见了一次“康德皇帝”溥仪,构成中国最具讽剌性的一次历史会面。 此前的30多年前,20多岁的汪精卫在革命党屡次起义失败的激喷下。毅然从东京去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  相似文献   
15.
何立波 《档案天地》2010,(10):31-34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满洲国寿终正寝。伪满垮台后,伪满“皇帝”溥仪的命运如何呢?随着俄罗斯解密档案的公布,揭示了溥仪被苏军俘虏后在苏联远东地区特别监狱中的生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妃子与皇帝离婚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3 0 0多个皇帝中,只有鄂尔德特·文绣与“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例,堪称史无前例。192 2年11月,14岁的文绣被选入宫,封为淑妃。文绣颇有个性,向往自由,一贯反感清宫皇族家法的束缚。加之皇后婉容的忌妒,明争暗斗,挑拨离间,使她在皇帝面前失宠,毫无夫妻情分,进而时常受到羞辱与虐待,使她感到十分痛苦。据当时一家报纸披露说:“文绣自民国十一年入宫,独处一室,未蒙一次同居,种种苦恼,无法摆脱。”她曾多次吵闹反抗,甚至以死抗争,仍是无法改变她被冷落、被虐待的命运。文绣之所以能与溥仪离婚,这当中…  相似文献   
17.
林纾(字琴南)作为一介文人,终生以教书鬻文为业,虽60岁以前为大清子民,且有举人身份,但政治上与清廷并无瓜葛,直至宣统退位,他仍保持着清纯的“处士”之身;可是,民国以后十余年里,这位林老夫子竟以遗老孤臣自居,眷怀光绪,屡谒崇陵,进而与逊帝溥仪相通问,俨然成为清皇室的“忠贞义士”。  相似文献   
18.
故宫     
《历史学习》2005,(10):19-19
故宫是明清两代政治中心的象征,旧称紫禁城。辛亥革命前的几百年,它是维系亿万生民的精神支柱。改朝换代后,亦以宫禁谁主沉浮而定。辛亥革命后,虽然清王朝倾覆,但“逊帝”仍留在内廷,继续翻云覆雨地不断卷起政治旋风,也引起多少遗老遗少们的眷恋和瑕思,直至1924年溥仪被逐离开,故宫开始了为民众所有的新纪元。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京都,但如今的故宫规模,则营造修缮于明、清。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下诏在北平筹建宫殿。十八年(1420)完成主要建筑,其主要蓝图仿临濠(明中都凤阳)明宫规模。占地72万平方米,围墙高10米,周围护城河宽5…  相似文献   
19.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退位的宣统皇帝溥仪,仍继续留驻在紫禁城(即故宫)中。这是因为袁世凯在逼清帝退位之前,就签订了优待清室的条件,共有八条,其中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岁供400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400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付。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嗣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员,照常留用等等。因此,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的小朝廷,废帝溥仪仍沿用宣统年号,  相似文献   
20.
木华 《档案时空》2003,(3):26-27
1967年,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爱新觉罗·溥仪因病去世。在周恩来总理的关照下,溥仪家族举行了小型悼念仪式,然后将这位末代皇帝跟普通公民一样火化。事后看来,当时在非常时期,处理规格偏低了些,不过大体上还是恰如其分。过分虚弱病态的身体,根源于封建宫廷生活的阴暗。溥仪的病逝,根本病因是肾病久治不愈。基本属于寿终正寝。但当时的政治形势对他心理上的冲击也加速了病情的恶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已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溥仪享有了独家住宅、保姆和较高级别的医疗待遇,他本想整理些文史资料同时进行写作,然而在体检中意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