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20世纪在中国,是一个世事激变的世纪,其规模和程度都是空前的。在思想界,呈现出一种激进比赛的态势,而社会生活也处在不断革命之中。  相似文献   
72.
“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从文献来看,真正发挥“内圣外王”之旨的主要还是儒家。“内圣外王”也是当代新儒家的新道统论,这种新道统论虽然有所承于传统儒家道统论,但亦有其现代的新意涵,民主与科学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不论传统儒家道统论还是当代新儒家的新道统论,大都主张“内圣”开启“外王”,坚持“内圣”与“外王”的一致。熊十力虽对“内圣外王”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但仍然局限于此。“内圣开出外王”的命题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人人都有成圣的可能性,但在现实上其实现的可能性的概率几乎是零。其实,内圣与外王不一不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会得到改造。也就是说,不是“内圣”开出“外王”,而是在“外王”的过程中,改造自身,以外王的事业功效充实心性道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圆满的内圣人格。  相似文献   
73.
熊十力十分重视《春秋》,认为孔子作《春秋》所明之义即为"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并因此为统治者所憎恶。熊十力将《论语·阳货》中孔子欲应公山弗扰之召一事,作为孔子行"革命之事"的证据。通过对前人关于孔子欲应公山氏之召的讨论,发现《春秋公羊传解诂》中的"新周"一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孔子欲应召的行为,所谓"新周"正是贬天子之意。  相似文献   
74.
《出版史料》2006,(3):71-71
著名学者熊十力的读书方法,提出要选择图书,坚持读书和善于思考。他曾经说过如下的话:“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而作家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谈到他的读书时,则说:“……真正引起了我的兴趣,百读不厌的,倒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先先后后总读了一百多遍(一本正经地看)。我看《红楼梦》,不如俞平伯师那么多,只有七十多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读了四五十遍。”(辑)熊十力、曹聚仁谈读书  相似文献   
75.
熊十力轶事     
叶新 《出版参考》2006,(3):39-40
熊十力,哲学家。原名升恒,字子贞(或子真),民国后以字行,后更名十力,自号漆园,又号逸翁。湖北黄冈人。1885年2月28日(清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四)生,1968年5月23日因患肺炎病逝,终年83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6.
我只需带着耳朵,聆听就好2009年7月11日,先于季羡林先生几个小时,93岁的任继愈先生驾鹤西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谢冕说,"他的离去使我感到悲凉",我也感到了这种悲凉。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像被剜去了似地疼痛,  相似文献   
77.
熊十力的乾坤易学是一种新易学;在《乾坤衍》一书中,熊十力系统阐发了乾坤易学的思想体系;熊氏由"辨伪"、"广义"建构起的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儒学史和中国易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与早期现代新儒家相比,熊十力的人性说自成一家。他不仅将人性限定在本体论的范围内,认为人性是至善的,而且将宋儒的气质之性剥离出人性的讨论范围,认为在作为人类生理构造方面,气质的通塞程度决定了道德品质的先天差异。虽然气质的阻塞会妨碍天性的显发,但是通过"保任萌蘖"、"推扩天性"的修养功夫,人类也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相似文献   
79.
2011年9月7日,林安梧教授应邀来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场《比较哲学的正用与误用》的文化盛宴。临别之际,林先生接受专访,以自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哲学学习和研究,并对其由"外王"入"内圣"、"后新儒学"和"存有三态论"等个人学术创建进行阐释,更让人体会到林先生学问高深,德厚流光。  相似文献   
80.
何南 《师道》2012,(12):6-8
回忆起联大的老师,任继愈铭记不忘和首先想到的总是熊十力老师。1934年,任继愈考入北京大学时,听高年级的同学介绍北大的老师们,他们介绍的其中一位老师让任继愈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位老师在家里上课,且是北大唯一一位在家里上课的老师,他就是熊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