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翻开现代诗歌史,有一部分诗歌格外炫人眼目,这就是许多革命者不幸身陷囹圄后,在就义前夕写的气贯长虹的就义诗。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阳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长沙地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农民部长。1928年3月在汉口被捕。临刑前,执行官问他有没有遗言,他大声说: “有,给我纸笔来!”昂然挥笔写下了就义诗:  相似文献   
482.
众所周知,1917年前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带来了动力与契机。而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的五四文学革命则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文学革命既是文学发展自身孕育的结果,是社会变革与  相似文献   
483.
论文提出了关于诗歌内容的七条标准:政治正确、情感健康、普世道德、真实信念、意象鲜明、神秘体验、严肃游戏;关于语言形式的两条标准:语言伦理、形式自觉。任何一首具体的诗歌,都必须同时符合“语言伦理”和“形式自觉”这两条形式标准以及七条内容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才有可能是好诗。  相似文献   
484.
徐志摩是一个才气横溢、交游极广的浪漫主义诗人。《再别康桥》以其独特的魅力把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艺术推向了顶峰,同时这部作品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中  相似文献   
485.
杨黎红 《现代语文》2008,(8):100-10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自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以来,诗歌这种最纯粹的文学艺术形式,在这个文明古国已经吟诵传承了几千年。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诗歌,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高雅清新的意境,鲜明有致的节奏,充沛而含蓄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兴趣上,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曾几何时,现代诗歌这种与学生心灵最亲近的文体,却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486.
《再别康桥》使徐志摩获得了巨大声誉.也使现代诗歌园圃多了艳丽的点缀。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缠绵凄惋的笔调,抒写了自己对夕阳中的康桥的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极其微妙地展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相似文献   
487.
诗人只属于“这一个”。这六位获此殊荣的诗人以绝不雷同的作品风格,展现各自的美学追求。捧读厚至623页的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获奖诗人专辑《光芒涌入》,仿佛穿过色彩斑斓的岩石呈现不同的地质年代。  相似文献   
488.
诗歌的鉴赏不外乎是通过感受诗情、领悟诗意、把握形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达到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目的。所以,我们不妨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初中语文教育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以外,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现代诗歌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与现代诗歌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分析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90.
莱斯利·费德勒在评论现代美国诗歌时说,任何一个新近诗人,都没有广大的读者。当然,在大学内部,有时候仿佛人人都在写诗,可是好像没有人来打算读它……在学院外面,情况甚至更糟,因为看起来谁也不愿意坦白说,他对诗歌有什么兴趣。而晦涩艰深的诗歌研究更不会得到多少人关注。但这种判断却因胡戈·弗里德里希的《现代诗歌的结构》一书的出现而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