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10918篇
科学研究   657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243篇
综合类   475篇
文化理论   72篇
信息传播   1517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977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1057篇
  2010年   940篇
  2009年   939篇
  2008年   1214篇
  2007年   1039篇
  2006年   733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学诞生于科学世界的尽头,它与科学讲的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经验。科学讲的是基本上可以讲清楚的事情,文学讲的则是基本上讲不清楚的事情,它只能求助于感性,因为只有感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蓄留住那无限丰富、无限微妙、无限复杂以致抽象的、理性的、逻辑的语言根本无法捕捉的东西。感性包括从直接得自感官的感觉、知觉以及超感官的直觉(第六感觉...  相似文献   
992.
何庆 《科学中国人》2011,(24):78-80
这里提及的文化,既不是文艺文化,也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工具理性,而是由文化哲学、文化科学和文化教育三大体系构成的在唯物史观语境中的价值理性体系,是与公民人身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组织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文化,即"健康文化"。  相似文献   
993.
十几年前,从江西、湖南等地发起的以红色为标志的各类文化活动一经推出,立刻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并迅速升温。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境外流行歌风在国内歌坛的统治地位开始出现松动,人们从盲目追捧境外歌风开始回归到对多样化音乐的理性选择,更表达出了人们希望恢复或还原一  相似文献   
994.
殷亮 《传媒观察》2011,(11):41-43
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像记录方式,纪录片以镜头语言,对中国社会进行独特的挖掘与再现,审视身边的生活和时代的变迁,让受众重新认识和体察自我。但是,无论是曾经很受追捧的《生活空间》,还是后来转换门庭的《社会纪录》、《纪事》,一个典型的纪录片电视栏目,其生存状况并  相似文献   
995.
吴涛 《今传媒》2011,(4):18-19
长期以来,中国的公共领域始终处于缺失状态,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则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念为切入视角,围绕公众舆论、媒介特点发展变化、人这三大要素来论述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相关问题。着重比较分析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不同特点对公共领域建构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公共领域建构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一迄今为止,我省著名文化老人、德高望重、年逾八旬的刘学洙先生已出版《拾碎集》、《热肠冷语》、《刘学洙随笔选》、《贵州开发史话》、《贵州历史之光》(与范同寿合著)、《大营巷旧事》、《历史的理性思维》(与史继忠合著)、《凝望山之脊》、《彼岸此岸》、《旧月清辉》等10部著作。  相似文献   
997.
冷凇  张丽平 《现代视听》2011,(10):54-57
近几年观众对"穿越"影视剧的热情一直是只增未减,造就了一大批"穿越迷"。"穿越"剧火热的背后是:"穿越"流于形式,缺少丰满的情感表达;"穿越"形式因循守旧,故事架构缺乏新意;以"穿越"做为噱头,形式和内容不能完美融合,剧情内容缺乏尝试和感染力。所以应对"穿越"剧做理性的反思,才能推动一这新的影视创作形式的正确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帅静 《大观周刊》2011,(30):242-242
一篇文章重要的不是你写出了什么.而是你从中发掘出什么。搁在议论文中,就是——让议论碰撞理性之光。  相似文献   
999.
新闻时时发生,视角各不相同这句话在电视上常常听到。的确,一篇优秀新闻稿件的产生,需要记者对社会的长期关注和理性思考,新闻敏感性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关注中培养出来的,一旦碰到合适的新闻由头,便会撞击出灵感的火花。新闻敏感性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1]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  相似文献   
1000.
一、研究缘起自2008年起,伴随着一系列突出的公共事件,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民主化进程问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中国民众普遍关心的政治话题。发端于网络的社会运动和大量在网络进行的公共事件讨论将人们的视线再次集中到了网络是否是公共领域的讨论中。本文以为,对网络公共领域是否存在的讨论不应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