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教育   9452篇
科学研究   2677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456篇
综合类   508篇
文化理论   152篇
信息传播   2050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771篇
  2012年   955篇
  2011年   915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1123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778篇
  2005年   825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手机媒体:展望2006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匡文波 《传媒》2006,(1):45-47
虽然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手机已不仅仅是现代通信业的代表,越来越成为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而且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我们不妨称之为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102.
提出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听证制度的思路;从弘扬科学发展理念、彰显固有公益性质、推动依法办馆进程和探索管理模式创新4方面论述引入听证制度的意义;分析政策性听证、制度性听证、处罚性听证、发展性听证和考核性听证等听证适用的类别;阐述听证的形式、参加者、组织和结果的处理等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03.
加强化建设,深化化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已明确将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确定了深化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化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深化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化生产力。认真学习和贯彻《若干意见》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化产品为目标,深入推进化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化生产力,促进化事业全面繁荣和化产业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先进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作为化单位或化工作,一定要充分认识深化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学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到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就提出科学救国的方针,并积极宣传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希望以此使中国走向繁荣。但是,落后的社会制度一直是科学发展的桎梏。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反过来又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新中国社会的前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作为科普宣传阵地的博物馆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科教兴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5.
袁璐  孙晓鹏 《青年记者》2006,(12):54-54
现代设计给现代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报纸的版式设计已经突破了作为报纸美术编辑的传统概念:它在平面纸质媒体上展开的艺术造型行为构成了现代报纸的信息传播要素。可以说报纸版式设计能力构成了报业发展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6.
高强  石新茂 《青年记者》2006,(14):94-94
Blog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有的比较直接、显见,而有的间接,隐蔽。Blog对新闻来源、新闻内容和新闻制作等方面的影响就比较显见,而对新闻记者业务素质的影响却比较隐蔽,比较间接、深刻。Blog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直接影响1、提升了新闻来源的可靠性网络新闻中,新闻主体分化为随机个  相似文献   
107.
近几年来,纪录片的商业化和市场化问题,已经越来越为广大电视界同仁所关注。目前,我们国内的纪录片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发展形势。纪录片制作基本上都来源于国内的电视台。这种自产自用形式,已经很难适应纪录片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了。可以说,我们的电视台在纪录片的运作上忽视了  相似文献   
108.
在关于文件组成要素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应有的共识尚未形成。本文给出了文件内容、背景和结构信息三个概念的三种定义,认为不宜将文件内容、背景和结构视为文件的全部组成要素。在梳理元数据概念和分析有关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不宜简单地讲文件元数据都是或都不是文件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09.
新闻采访中非语言要素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记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的重要性。在采访中,同样包含两个方面,即获取采访对象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前固然是新闻采访的主要目标,然而在成功的采访中,非言语信息采访同样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0.
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及操作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新闻界》2006,(2):69-70
西方新闻学在考察新闻价值要素时,设定了两个要素系列:一是新闻事实或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要素系列,如时效、距离、重要性等等;有的设定四个,有的设定五六个。二是读者兴趣要素系列,如利害关系、金钱、性、奇突等等。后来形成的西方公认的“五要素”说,指的是前者;“八要素”说指的是后者。中国新闻学者在研究新闻价值要素时,逐渐舍弃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中两种系列并行的做法,只用一个要素系列把新闻事实的内在要素和受众的兴趣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现在公认的中国新闻价值五要素说,即: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从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来看,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内涵与受众地位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着重从受众地位的变化来谈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