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苦恋子     
正根据伙食团院子那石缸上的铭文,小村应当有五百年的历史了。然而,小村里没有一棵有点年代的古树,就是儿时的记忆里也只是村西头生长着一棵苦恋子。后来到城里读书,仔细查阅资料才得知,那准确的名称叫楝树,因果实苦涩也叫苦楝树。只是当时村里稍识几个字的生产队会计把它写成了苦恋子,于是村里人就知道了苦恋子。  相似文献   
72.
家乡的野菜     
正前几天老家捎来了一把野菜,绿盈盈的叶子让人垂涎欲滴。望着青翠芬芳的野菜,家乡一望无际的田野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草绿。我仿佛看到人们在田野挖野菜的身影,闻到了野菜的清香。我小时候,还有生产队,那时粮食不足,大家对野菜情有独钟。每到春天柳树变绿,迎春花开了的时候,人们都要肩挎一只竹篮,带一把小铲,到广袤的田野里挖野菜。挖野菜真是一种享受。耳畔的风轻悄悄的,阳光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小鸟在头顶啁啾,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  相似文献   
73.
每一个走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着各自的经历,都有独特的体会和感悟;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藏在心灵的最深处,一如陈年佳酿,历久弥香……"知青"这个词,如今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当年它却是千百万年轻人共同的身份。"知青"即"知识青年"的简称,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专指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城市青年。我也曾有过三年的"知青"经历。那是1971年11月,16岁的我独自下放到浙江金华县官  相似文献   
74.
寻找木赖人     
吴冠玉 《海南档案》2010,(2):41-41,28
到屯昌挂职锻炼,很想去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屯昌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一面旗帜——木赖生产队生产队长、红旗手林爱莲。  相似文献   
75.
外婆的土地     
外婆惜土如金。这话可能夸张了,生产队的时候她可没这么恋土,别人也不恋。后来田地包产到户,只一天工夫,村前村后稍能开发的荒地乱野就都被人用锄头标了记号。外婆家的孩子多,我妈生我的时候,外婆还在生孩子。孩子太多,有时外婆一天也不能走出家门。等她走出来,看见满山坡尽是开荒的身影,就知道自己失去了很多对土地拥有的机会。外婆提  相似文献   
76.
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总是低着头,两眼死盯着车前轮,结果总是歪歪扭扭,还经常摔倒。父亲说:"抬起头来,往前看。"我试着采用父亲教的办法,抬起头来目视前方,结果很快就能自如笔直地前进了。头一次参加生产队的麦收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收割机,收割小麦全凭双手和镰刀。开始,我还挺有兴趣,可不一会儿就累了,频繁地站起来看看还有多远才能割到头。  相似文献   
77.
祖母说,小时候我是个不让大人省心的孩子,身体瘦弱,三天两头生病,整天病恹恹的,还哼哼唧唧地哭。曾经一度家里人很担心,担心我会夭折。我的母亲不相信,她说我命在骨头里,一定能长大。她几乎一天24小时不离身地照顾我。  相似文献   
78.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说:“首创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所在的安徽风阳县……”笔者认为,其中的“包产到户”应为“包干到户”。  相似文献   
79.
童年回想     
童年如烟似云早已远去,留下几多美丽难忘的往事深藏心底。且不说炎热的夏季在河里嬉闹,不说秋日在田野里玩  相似文献   
80.
我老家是赤峰市松山区西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西部和南部与河北省围场县毗邻,北与本公社(过去的称呼)东沟大队接壤。全大队(过去的称呼)辖九个生产队,一千多口人,大的生产队约二百多人,小的生产队在百人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