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17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田园文明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在工业化浪潮的推进下,陶渊明式的田园思想还有多少生存的土壤?现代的农村、现代的农民。又在经历着怎样一场从物质到思想的变革?《风吹稻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工业和农业文明以及思想交锋的故事。  相似文献   
842.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以“田园”作为标题,于1807年到1808年之间完成。贝多芬非常喜爱大自然,他常常独自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有时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有时站在小溪旁,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观赏着大自然的魅丽风光。贝多芬常常对朋友们表达对大自然的酷爱,也是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感下才使贝多芬运用“田园”这一特定标题描绘出这部栩栩如声的“乡村风景画”。  相似文献   
843.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公,北宋名臣,一代文宗。他本是庐陵(今江西永丰)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一生或在朝为官,或在外任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日,游历过不少通都大邑、名山大川,却对颍州(今安徽阜阳)情有独钟,先后八次到过颍州(据李兴武《欧阳修与颍州》考证),并最终将颍州作为归养之地、终老之所。可以说,欧阳修一生不论是宦海沉浮,还是归隐田园,都有着浓浓的“颍州情结”。  相似文献   
844.
吴婷 《教师博览》2024,(3):79-81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对后人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更是引发了审美力的提升。审美是主体在自由状态下(借助物质形式)观照和创造具有自由意义的对象的精神活动,是人与对象世界超功利的关系形式。陶渊明的诗歌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845.
家居设计的世界里,“回归自然”是田园风格中最大的特色.它用多种木材质地体现出现代高质量生活所追求的艺术美感和自然舒适性。设计师们对原木材质家具设计的热潮持续不减.他们大量运用“木质元素”.使得其作品更贴近自然.充满了田野的清新气息和阳光的温暖感觉。  相似文献   
846.
踏平湖畔,黄家山上,座落着一所事誉荆楚的历史名校,她就是荆门市沙洋中学。学校兼容湖光山色,并具城乡风光;前事闹市之便,后得田园之乐,是湖北省园林式学校。  相似文献   
847.
陶渊明文学根基是儒家思想,他吸收老庄思想与佛教思想,形成了一种对宇宙形而上学的认识。同时又接受佛家的主张,体现了一种世界的形而下学的认识,又经过实际生活经验,在思想中融合三家之精华,形成一种高尚而超脱的人生境界。在其诗文中,可以体味到儒家的乐天知命与安贫乐道,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佛家的无常空幻与无我忘物。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写了田园文学的新篇章。其人其文为后世所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848.
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 ,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派对中国的诗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所建构的桃花源虽只存于幻想世界里 ,但这种平淡自然 ,反朴归真的意境 ,把中国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49.
辛弃疾的山水田园词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寄托着他的社会理想,抒发了他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否定其思想意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50.
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二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竹笛、乐谱、VCD、歌碟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主题的表现和创作发展。教材分析:1.乐曲《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