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3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教育   22794篇
科学研究   3919篇
各国文化   174篇
体育   1635篇
综合类   1211篇
文化理论   1051篇
信息传播   57630篇
  2024年   555篇
  2023年   2191篇
  2022年   2561篇
  2021年   2589篇
  2020年   2278篇
  2019年   1969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1819篇
  2016年   2426篇
  2015年   3705篇
  2014年   6831篇
  2013年   5146篇
  2012年   7308篇
  2011年   7087篇
  2010年   6093篇
  2009年   5931篇
  2008年   7243篇
  2007年   5105篇
  2006年   4175篇
  2005年   3537篇
  2004年   2340篇
  2003年   1936篇
  2002年   1501篇
  2001年   1323篇
  2000年   1077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罗婧 《新闻窗》2007,(6):118-119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相当一部分人获取信息的来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以前主要通过报纸媒体获取新闻到如今频繁利用互联网获取即时新闻。网络媒体作为网络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载体,它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呈几何状上升。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建设和谐网络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2.
李芳 《记者摇篮》2004,(4):39-39
公益性节目是指具有公益特色的电视节目。公益性节目不是针对一种专题节目而言.也不是依传播的内容类型和传播的对象类型而划分的,而是就所有符合公共利益的节目的本质而言的:即某些频道节目的内容本身看起来与公益事业并不直接相关.但就其服务目的和节目宗旨来说仍具备公益性。  相似文献   
103.
吴效马 《教学与研究》2004,12(12):57-62
民国时期新旧递嬗、方生方死的持续过渡型社会形态,铸就了此期风俗文化现代转型鲜明的二重性特征:在中西新旧风俗文化的相互关系上,新旧纷陈的杂糅性、过渡性与中西会通、迎新纳异的兼容性、开放性并存;在移风易俗的力度、广度上,较前而言的深入性、广泛性与此期仍甚显著的迟滞性、不平衡性并存;在风俗变迁的社会效应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步性与尚奢、崇洋之风日益滋长的负面性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04.
二十一世纪的新闻传播呈现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多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广大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动态新闻和浅表层的直观反映,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深层次的新闻。而栏目的设立,恰好迎合了新闻传播中受众的需求。栏目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发挥着它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林青 《当代传播》2001,(4):11-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委机关报的性质是通过市场的行为来体现的,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完成的,我们支撑党委机关报正常运作与发展壮大的财力也必须依靠市场经营来获取。所以,为党委机关报找准市场定位,是经营好党委机关报的关键。改革开放,尤其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党委机关报在报业市场竞争中的实践,以及市场学的理论都告诉我们,作为执政党喉舌,必须密切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活动的机关报,最有读者的地方、最有效果的宣传阵地、最能获取经济效益的市场,就在集中了各界精英的主流社会。由于党委机关报的性质、任务和主流社会读者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办报必须走主流权威媒体的路子,而且必须正确认识竞争,有效防止僵化说教和降低格调两种错误倾向,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报纸质量,同时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开拓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发挥党委机关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