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2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教育   6131篇
科学研究   1430篇
各国文化   95篇
体育   575篇
综合类   256篇
文化理论   189篇
信息传播   2533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822篇
  2014年   2103篇
  2013年   2024篇
  2012年   2988篇
  2011年   2873篇
  2010年   2605篇
  2009年   2697篇
  2008年   3111篇
  2007年   2433篇
  2006年   1883篇
  2005年   1695篇
  2004年   1382篇
  2003年   1433篇
  2002年   1207篇
  2001年   1080篇
  2000年   84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央电视台“末位淘汰”机制的实行,确是寻求资源优化配置和自身良性发展的一次尝试,也显示了央视自我变革的决心。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应该肯定;从操作层面上说,也属一种进步而有效的措施,手段:优胜劣汰.鼓励竞争。而以收视率为臧否节目是非的尺度,更充分体现了对观众的重视——作为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种的电视传媒,能够如此对待自己的传播对象,也确是把握住了大众传播的根本。  相似文献   
9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经济类报道成了电视新闻的重头戏。由于经济类报道的抽象性同电视传媒形象的直观性的不相适应,无疑给电视记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它不像事件报道那样宏观展示,不像生活报道那样贴近观众,不如化报道那样多姿多彩,不及反腐片那样引起广泛共鸣。因此,研究经济内在规律,发现新闻闪光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3.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往往有很多方面值得细细探究。从题材的选择到画面的拍摄,从谋篇布局到后期制作,无不经过主创人员的一番苦心经营。笔以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之所以引人人胜,除了题材因素之外,其要领取决于节奏安排的技巧。节奏安排得当,就能激起观众欲罢不能的收看欲望;相反,不注重节奏,不加选择地堆砌一些生活事件,就会流于“自然主义”,作品难免陷入拖沓沉闷的泥沼,更遑论调动观众的情绪了。  相似文献   
94.
龚菡 《视听纵横》2002,(3):51-52
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空已有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31家电视台四十多个频道的卫星电视信号,而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有线电视网中,其卫视频道的数量超过15个的还占不到一半,个别卫视落地仅有可怜巴巴的几个城市。有些卫视的落地城市还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95.
进入21世纪的电视新闻业,竞争日趋激烈,策划在宣传报道中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认识、所重视。新闻策划愈来愈走向成熟化、个性化。通过十几年的新闻采编实践,本人对此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
范骁 《视听界》2001,(3):52-53
中央电视台在播完今年除夕的主餐——春节联欢晚会之后,特地又为观众推出了另有味道的“夜宵”——历年春节联欢晚会精品的集锦。在欣赏这些“美味”的同时,我们生出一些感慨和遗憾,感慨于电视舞美灯光技术发展迅速,可以说一年一个样,年年都有新意;遗憾于当时电视制作手段的粗陋,尤其在灯光舞美的处理方面,看起来明显感到单  相似文献   
97.
一块由长短不齐的木板箍成的木桶,那块最短的木板最终决定着木桶的盛水量。要想提高木桶的盛水量,只有加长那块最短的木板。从本质上讲,新闻报道中“那块最短的木板”,就是精品生产的主攻方向或突破口。结合报纸、电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从采写什么稿件的角度来讲,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在重大题材的报道上寻求突破。重大题材的报道最能引领时代潮流,体现企业中心工作和职工群众的本质愿望。记者、通讯员一定要用主要精力抓影响全局的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成就,抓独具新闻“垄断”意义的特种题材,抓最能体现中央和集团公司最新精神的…  相似文献   
98.
在电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设备的频繁登场,致使许多电视台都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模拟抠像技术,而纷纷改用虚拟。相比而言,传统的模拟抠像在最终的画面效果上差强人意,另外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拍摄手段单一,背景效果简单,确实属于过时的技术。但是抠像技术应用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因此在大多数中小电视台中,应用抠像来做节目仍然相当广泛。在基于计算机的键控技术下,如果我们重新设计抠像演播室,并引入一些新的后期制作手段,相信会将抠像带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
100.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运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追求。《生活空间》《新闻调查》(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生活》《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手法、全新的理念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看惯电视专题片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的中国观众,被电视纪录片的朴素纪实手法所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