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这是一组观影后的感受,形式上却不是我们一般常见的观后感。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些并不是完整的文章,但是,它们在形式上更开门见山。在内容上更直抒胸臆,因而,它们的呼唤更简单、更直接、更真实,让你更容易被打动,更容易被唤醒,也更渴望融入——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希望你读后也有同感,并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让我们的读者朋友都看到你对书、对电影、或者对音乐的感受。  相似文献   
42.
《丑小鸭》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多少年来,不论学生如何变化,教学这一课,教师几乎都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直抒胸臆的回答,一是学生情不自禁的疑问。  相似文献   
43.
学会抒情     
抒情是作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去感染读者、打动人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综观同学们的作文,有的游离于主题之外,有的脱离了内容本身,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无感而发……这样的抒情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指以形象化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叙事、说明、描写和议论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可分为: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融情于理、状物寓情、咏物言志等.在抒情类作品中,抒情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作品打动和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而在叙事类文章中,抒情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结合运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44.
《阅读与鉴赏》2009,(7):59-62,109,110
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领悟力;他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他善于从文化和历史的大视角出发,着眼于小至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大至一国一朝乃至整个历史的长河,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45.
《青海高原一株柳》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第一节交代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第二节又交代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既给学生造成了阅读的心理冲突,又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对这株柳树“望而生畏”之情。而三四两节。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苍凉。直到第五节才具体地描述了这株柳树的“巍然”“强大”。  相似文献   
46.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与价值观的产物和表现。中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都是有“情”之物,它们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品读这些好文章,  相似文献   
47.
“以情动人”是我国的文学创作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每篇文童,都有“情”的存在。它们或直抒胸臆,或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培养儿童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做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8.
钟艳华 《课外阅读》2011,(9):165-165
我们的学生常常在上课的时候争先抢后的告诉老师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或新闻,实在不想打断他们说话,有一次突发奇想,为何不创设一个让他们表现的机会或平台,既不影响课堂活动,又让他们直抒胸臆!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和他们商量,最后我们决定设立一个课前十分钟的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49.
《广西教育》2007,(11C):27-27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传诵千古的名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诗人完全撇开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一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  相似文献   
50.
《体育博览》2010,(3):36-36
这段时间又有新的球员语录横空出世,我们总能从中看出点别的东西,因为直抒胸臆不是公众人物的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