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崔金武 《河北教育》2009,(10):40-40
浏览新科教版科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了纷繁复杂的长篇大论,取而代之的是一组组图片和用作提醒语的“片言只语”,且在图例之后都会出现“………‘?”或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就是这小小的省略号、问号和留白给师生创设了无限遐想和创造的空间,留白给了我们一方空间、一份权利,我们可以去体验、去创造!当教材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我们的科学教学就更灵动、更精彩了!那么,该如何去理解教材中的留白?如何利用留白创设更好的效应呢?  相似文献   
102.
“这里的省略号.浸透着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让我们再次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课堂上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过渡语。却留给了学生疑问。一下课。就有学生跑来问我:“怎样才能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我诧异而又茫然地示范读了一次.便心虚地打发了学生。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渐渐产生了一个挥之不去的疑虑:这样简单的示范读,  相似文献   
103.
雪天牵麻雀     
曹家俊 《新读写》2009,(7):50-50
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在隔窗看雀。所不同的是,周涛写的是自己当时看到的情景,一点也不惹人注意的麻雀被他描绘得惟妙惟肖,特别是逗号、句号、省略号、分号等形象的比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曹家俊则由眼前所见打开了记忆,不仅写“牵麻雀”的过程,而且写自己的心情。两位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04.
在竞赛题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类结构相同且带省略号的求和问题.对于这类问题,一般都需找到各项之间的规律,才有可能求出其和.因此,剖析通项,探索规律就是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5.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可以说是蕴含颇深.耐人寻味,除一般的作用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文字难以表达的妙处,就以《故乡》和《孔乙己》为例,谈谈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我们发现作者使用省略号的地方很多,而且这些省略号大部分出现在桑娜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中,这些省略号对突出桑娜的性格特点和表现桑娜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有着独特的作用。例如:“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相似文献   
107.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语言大师之一 ,不仅语言技巧娴熟 ,臻于化镜 ,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 ,都用得出神入化 ,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 ,略举两例省略号的运用 ,就可知一二。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 ,鲁迅是这样写得到柔石的死讯的。“天气愈冷了 ,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 ?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 ,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 ,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 ,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 !……”柔石是一个憨厚得过分 ,也就是鲁迅说的已经很“迂”的青年。不敢和女同乡…  相似文献   
108.
课程改革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其基本理念已在有力地影响着初中数学教学,影响着各地区的中考命题,出现了一批新颖而颇具创意且富于时代气息的试题,其中有一类带省略号的几何探索题,一改以往的单纯论证形式为猜想和探究形式,成为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新亮点、新特色.  相似文献   
109.
[案例]学习《荔枝》一文,教学临近尾声,学生还沉浸在母子浓浓的情意中。突然,一位学生举手道“:老师,我觉得‘荔枝依旧年年红’这个句子后面的句号用得不合适,用省略号好。”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纷纷,并迅速形成两派——“句号”派和“省略号”派。到底是句号好,还是省略号好?如何利用这一质疑点、争论点让对话触及心灵,引向文本更深处呢?[课堂回放]师(:赞赏地)说说你们的想法?(“问省略号”派)生1:我觉得用省略号显得意味深长,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有千言万语想对母亲倾诉。生2:荔枝依旧年年红,年年看见荔枝就想起母亲,思念永远不会停止。生3…  相似文献   
110.
陈策  刘丹 《父母必读》2020,(5):90-91
陪女儿一起玩,有一件事始终很困扰我,那就是在玩耍的尾声,尤其是一起做完某些事情之后,我该说些什么呢?难道每次都是:“哇!太棒子!”好像这句话的结尾,是个尴尬的句号,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是一个能延展新子关系的意味深长的省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