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由新闻出版总署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和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共同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亚欧出版博览会目前正在有序地筹备中。第一届中国—亚欧出版博览会将于2012年9月3日至6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中国—亚欧博览会在经贸合作基础上新增的出版文化交流板块,主要包括图书展览、出版论坛及与中国邻边国家合作图书首发式等主题活动。为拓展中亚、南亚乃至阿拉伯世界出版市场,拓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和东盟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对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双方业已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双方建立这一关系有着全面的基础:首先,在历史上双方平等互利,友好相处,源远流长;其次,双方文化同属东方文化范畴,并在当代文化政治斗争中相互支持;再次,双方关系的建立有着深厚的政治基础,其中包括中国的因素、东盟的因素以及国际政治环境因素;最后,双方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加强、发展,推动着双方政治关系的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汉报》(1896-1900)是日本在华第一家舆论机关,针对当时中国人厌日人极甚的对日态度,它在制造唇亡齿寒的中日关系舆论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本文主要以现存《汉报》原件为史料,分析该报关于中日关系的报道及论调,揭示该报在中日睦邻论、师日论和联日抗欧论这一整套动听说辞背后所包藏的真实意图及其舆论诱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在发展睦邻关系、稳定周边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睦邻外交的基本策略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决定国际关系;以平衡原则处理大国关系;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为根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边外交在其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改善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这是中国历届政府力图实现的基本外交目标。主要探讨中国周边区域的复杂形式、中国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以及处理周边矛盾和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周边外交又有了新的发展。高层外交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关系,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在安全领域,中国继续坚持以合作为重要支点的安全政策,使陷入僵局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中国的积极努力下得以恢复并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安全合作,促进南亚局势进一步缓和。在经济领域,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邓小平睦邻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从十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睦邻外交思想的内容及实践,最后阐明了邓小平睦邻外交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进一步阐述.这一政策既是对迄今为止我国周边外交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又反映了我国对外战略的丰富和发展,既继承了"亲仁善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其内容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联系为一体."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有利于促进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仅仅凭借传统的"广播"方式宣传中国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要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指向,集中优势传媒和传媒优势,展开一对一"无耗散传播"。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亚太局势决定了中国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存在可能性。为了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中国政府在处理东南亚问题时应当贯彻求同存异、睦邻互信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