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63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陈瑾 《新课程研究》2009,(12):68-69
本文分析了全国语文名师余映潮老师在西安讲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师生课堂地位的安排和师生课堂所占时间的分配与处理,总结了名师的具体教学技巧,以期能对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22.
笔者曾参加2006、2007年高考评卷工作,但在评卷过程中却发现在解答诗歌题时好多同学留空白,白白丢了8分,为此感到很可惜,有些同学虽答了但得分也偏低,整个广西的平均得分也是偏低(4~5分),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首先高三语文老师没有深入研究高考诗歌试题的走向,其次没有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诗歌的内容技巧,其三对诗歌表达基本技巧没有理解。  相似文献   
123.
徐德兰 《辅导员》2009,(19):26-26
课堂的精彩来自于精心预设,没有精心预设就没有课堂精彩的生成,有了精心预设,我们就可以期待精彩的发生。而精心的预设,则要做到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了解学情到位,教学方法富有启发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4.
刚刚面对这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以下简称《经典》)时,虽然它还泛着幽幽墨香,但很多学生一定会大皱眉头,原因有三:一是觉得它太“古老”,与现代生活相去太远;二是觉得它太深奥,与高中学生阅读水平不相适应;三是觉得它太枯燥,与青年学生们生龙活虎的性情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2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几年高考除了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技巧外,也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笔者研读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考生在处理与测量数据相关的试题中得分明显不高.  相似文献   
126.
<藤野先生>(现行课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一课中,有"寓居""寓里"二词,均表示住的地方.可是,鲁迅为什么用词不同?具体含义有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7.
一堂语文课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常常根据这堂课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是否多样而新颖,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方面衡量.在新课程已经改革多年的基础上,在语文课从繁华热闹到返璞自然的转变中,我们是否应该把研读教材的成功与否也纳入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中呢?其实,研读教材并不是什么新名词,新事物,它本身就应该伴随着语文教学一起前进,一起成长.然而,研读教材这个上课前的准备过程往往被忽视,相当一部分的语文教师摒弃了思考,备课流稃就是看看课文和教参,有的就是凭原有的印象,然后就上课了.  相似文献   
128.
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在对作品的感悟中形成美好的情感。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的心灵带来的情感体验将更为强烈,更为有效。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研读,引导正确价值的形成;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感悟善良情感;进行经典品读,滋养学生的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129.
课堂拓展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当堂练习,更不是随意的延伸。它是课堂教学最活跃的部分,就像平缓的水流有了跌宕,轻柔的风有了吟唱。它让学生在思维上得以开拓与创新,在情感上得以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在表达上得以相应的训练;止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交流,它既是对文本深层次的研读,  相似文献   
130.
在实际教学中,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初读”兴趣,但相对那些特点并不突出的文章,怎样让学生乐读呢?这就需要教师能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并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创新初读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初读”的快乐,打造精彩的开局,为深入细致的研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