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01.
乾隆撰写的<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一文,记述了安远庙的样式是仿照新疆固尔扎庙而营建的.它的修建赢得了新疆少数民族的称赞.碑文还具体说明了修建安远庙的原因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乾隆时期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原有碑文的注释有几处不妥之处,试一一指出.  相似文献   
102.
山灵水秀、花木葱茏的南京紫金山主峰南面,有一处明镜般的湖面,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宁静宜人,这就是紫霞湖。其北侧山坡上的密林深处,一座亭子静立其中。这座看似普通的亭子,记载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3.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有于右任先生捐赠的拓片,这些拓片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资料价值,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4.
80年前的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安葬于中山陵。此后社会各界纷纷捐钱捐物,在中山陵周围建了许多纪念性的建筑,藏经楼就是其中一座。藏经楼位于南京中山陵以东、灵谷寺以西的苍松翠柏密林之中,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抗战时期,藏经楼遭到严重破坏,1955年修复。“十年动乱”时再遭劫难,1982年国家拨款重修了藏经楼。1987年,藏经楼被辟为孙中山纪念馆。  相似文献   
105.
《金陵塔碑文》作为一则广泛流传的谶谣,在近代中国经历了至少7个版本的变化。其制造、传播、流变与定型,是一个不断肢解、增饰、遗忘和重构的动态过程。该谶谣早期文本主要指涉国共对峙,但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它不断被掺入崭新的文本,指涉对象也相应转向中日矛盾。谶谣自我实现的方式在于,其制造者和传播者为迎合民众或自我需求对碎片化的隐喻片段不断再编码,不同时期的历史诉求推动阅读者创造新的解码系统,再编码后的文本经过新解码系统得出的讯息,一旦在多歧性的文本中寻找契合现实的阐释,就会形成自我验证的闭环。近代知识分子在科学和迷信之间的首尾两端,正是“社会化的自我”与“人性化的自我”交织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6.
本根据毕节出土的一块政令碑,浅析清代赋税情况,说明赋税收入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赋税法令是保障赋税收入的前提条件。毕节县署根据总督礼示和粮绅的议制定秋征钱粮数额及应杜弊端,并呈请巡抚批示定案,使赋税征收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07.
王云庄 《寻根》2001,(6):64-65
全书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百寿出处。分别从金、古籀、钟鼎、书、经、玺、印等载体上查出依据。介绍了400个“寿”字的出处。对各种“寿”字做了溯本求源。第二部分:百寿四体。汇集了自商周前3000余年的古陶时代到后来的汉砖、瓦当、帛书、碑中及历代中外书家、名人所写的“寿”字。读不仅领略到书家、名人四体“寿”字书写样式的真迹,而且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今“寿”字流变发展的轨迹。第三部分:百家百寿。汇集了从春秋时代周简王至清乾隆2300年.年间历代15个王朝的皇帝、名人篆书的100个“寿”宇。展示了书写人在“寿”字创作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8.
《滁州学院学报》2016,(3):14-17
历史上的"润笔"事象始于晋,盛于唐,延续至宋。所谓"润笔",主要是通过撰写碑文与"草麻"而索取的文字稿酬。索取的财物数额相当丰厚,以致形成社会的不良负担。宋之后即逐步消亡。  相似文献   
109.
鹤壁金山寺蒙汉圣旨碑未见著录于同类碑拓的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其碑文中八思巴蒙古文的汉译白话部分,与罗贯中<水浒全传>中的语言方言特色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研究考证罗贯中籍贯及<水浒全传>的语言特色提供了新资料,拓展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0.
《至正集》潜隐600年,修《元史》时未见,故其献价值十分重要。尤其是其中的不少记事碑,对于补充和纠正《元史》的不足和漏误,更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