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刘志梅 《文教资料》2008,(25):42-44
<金文大字典>是我国当代金文研究集大成之作.但是,近年来随着学术的发展,<金文大字典>暴露出在字形考释和拓片的整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先把<金文大字典>的错误加以归类,然后在每类错误下举一至雨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2.
钱倩 《文教资料》2008,(28):135-136
本文对上海松江西林禅寺圆应塔的五篇石碑碑文进行校释.其中已有前人做过点校的两篇,将进行进一步的校释:另三篇新出土的碑文将进行初步的考释.这五篇碑文是圆应塔的历史见证,也为上海宗教文化研究、地方志编写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3.
刘师培是近代著名学者,他对<文心雕龙>、<文选>都有深入的研究.刘师培在<文心雕龙·诔碑>篇讲解中对<文选>"诔"与"碑文'两类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阐述.学习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历史的经验,是当代<文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4.
周霞 《现代语文》2007,(4):35-36,21
实录原则和行道原则的秉持使王安石在创作墓碑文时力求从理性的角度对人物做出分析和介绍,定性评价多从德行、大节上入手,善于紧扣墓主品德上的突出事迹来刻画人物形象。叙事简洁客观,长于议论,夹叙夹议,感慨曲折,笔势跌宕,这是王安石此类文章的总体特点。但是,王安石并非“任理而无情”,在他的墓碑文作品中,有很多以情行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这些文章让我们看到,在王安石这样一个以刚毅果敢的政治家、学养深厚的思想家形象著称于世的人物笔下,也有情深意长、哀婉真挚的一面。  相似文献   
45.
纪晓岚一生创作了许多墓碑文,有相当高的成就,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也为我们研究墓碑文体提供了素材。其创作手法与技巧,也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6.
仲威 《收藏》2010,(2):126-131
拓片的分类 拓本依拓法、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扑拓(垂直碑版上下扑打施墨)、擦拓(图1)、刷拓(平行于碑版来回施墨)、隔麻拓(在已经上碑的拓纸上再蒙一层“网网绢”,然后捶拓,拓片上就会出现丝网状,类似麻布片。阁2)、毡蜡拓(拓片上施蜡防潮防蛀)、颖拓(颖就是指毛笔,用毛笔画出类似拓片的效果;图3)等。  相似文献   
47.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古籍活化成为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文化活化促进古籍活化的特藏揭示模式,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拓片活化应用实践为例,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古籍活化的五种实践路径及“4C”策略,以期为古籍活化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兹山唯鲁镇,百里亘东西。气色遥尊岱,川原半向齐。"[1]蒙山是齐鲁名山,叠翠云海,飞瀑流泉,自然景色雄奇秀丽,流传着鬼谷子修行、铁拐李成仙等神话传说,留下了孔子小鲁、李杜同游、东坡羡仙、蔡邕隐居等许多历史故事,成为人们向往游吟之地。  相似文献   
49.
《中国博物馆》2009,(3):31-31
1973年4月,随着对外政策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博物院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画像石、碑刻拓片展览”赴日本展出。该展览共展出密县画像石、南阳画像石和碑刻的拓片157件,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0.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