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画册《人间瓷画:当代中国绘画名家与新磁州窑》于2010年11月和同名艺术展览一起与读者见面。该画册汇集了当代著名画家在磁州古窑址烧制完成的50余件手绘瓷画作品及创作作品,它们很好地将中国古老技艺与现代艺术创作融合展示,体现了全新的时代精神和传统神韵。  相似文献   
42.
王兴  王时磊 《收藏》2014,(2):65-75
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大力扶持道教,使道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形成了北方以王重阳及弟子丘处机为代表的全真道,南方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两大派别。  相似文献   
43.
杜文 《收藏》2014,(21):52-61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民窑体系,除了以往的磁州窑系概念外,学界也使用“磁州窑类型”这一称呼,统称具有磁州窑产品特征的其他窑场。在陕西的馆藏文物和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带有磁州窑风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时代从宋至明清。在金元明时期,除了异省输入以外,也有本地烧制的产品,主要包括白地黑花瓷器、单色釉剔刻瓷器、低温三彩等。本文主要对陕西考古出土及馆藏的磁州窑系瓷器进行分类整理,并对部分磁州窑系陶瓷藏品源自山西窑口的推论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4.
王兴  王时磊 《收藏》2014,(12):55-61
统治元朝的蒙古族被称作是“马背上的民族”,马与蒙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到交通,乃至沙场征战,无不伴随着马的踪影和马蹄的声响。他们从大漠草原定都北京后,也使马文化的影响在中原不断扩大,元代磁州窑画枕上就出现了许多描绘马的画作,它们大都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马的形象,为表现人物和突出主题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45.
武贞 《收藏界》2013,(8):40-45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位于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等地,始烧于北朝,宋、金时期达到高峰,延烧至今。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图案鲜明,黑白对比强烈,刻、划、剔、填彩兼用,其釉下彩绘的装饰手法,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磁州窑瓷器造型丰富,品种繁多,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器型,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  相似文献   
46.
王建保 《收藏》2014,(8):52-53
提及磁州窑,总会联想到泰国的宋加洛瓷器;看见宋加洛瓷器,一定会和中国瓷器联系在一起,包括著名的磁州窑。这就是磁州窑、宋加洛对古陶瓷热爱者的心结牵动。怀着这个心结,笔者近期三次造访泰国,在泰国国家博物馆、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宋加洛博物馆、清迈博物馆以及山林、河畔的古瓷窑遗址上寻觅中泰两国间陶瓷文化相互牵系的蛛丝马迹。并由此撰写了《磁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历史公案"初解》和《潮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关联性探讨》。现笔者不揣冒昧,就宋加洛瓷器之磁州窑风格的观察与欣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7.
磁州窑陶瓷制品上的对联和磁州窑作坊、窑门和店铺上的对联进行了搜集、整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48.
在彭城以北的磁山新石器遗址中,已经出土了大量夹砂褐陶和红陶器,据社科院考古考察发现最早的文物可测定于前5500年,被称为"磁山文化"。磁山地区是我国古老陶器的发祥地之一。本文将对宋代磁州窑中的吉祥图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9.
张振海  张增午 《收藏》2014,(8):56-61
林州宋金纪年墓葬和窖藏出土瓷器,主要是观台窑、彭城窑、鹤壁窑等周边属于磁州窑系窑口的产品,也有山西和修武当阳峪等处窑口瓷器出土,这种现象反映了宋金瓷器在河南的流通情况。河南省林州市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交界处,北临磁县观台、峰峰彭城等磁州窑中心窑场,东南有安阳、鹤壁、辉县的豫北磁州窑系窑场,西边是山西长治市八义窑、壶关窑。  相似文献   
50.
孙新民 《收藏》2014,(8):54-55
鹤壁集窑在历史上一直归属河南汤阴县,1957年新建鹤壁市后为鹤壁市辖地。鹤壁集窑址位于鹤壁市西北部30公里的鹤壁集西侧,地处羡河两岸的二级台地上。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立的《柏灵桥》碑记载:"斯地……下有五色土焉,可以陶。……邑西之人借以养生者不啻数万家。"可见历史上这里制瓷业的兴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