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402篇
科学研究   132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6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象征人类学者认为,没有象征,就很难说有社会情感的存在;社会生活在它的各个方面和它的各个历史时期只能由一个巨大的象征主义造成。“射背牌”仪式——人生情感仪式,就是一种对婚姻、情感的一种象征性呈现和表述。它是在“高坡苗族”这个特定的场域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尚书·吕刑》是关于西周时期重要的刑法文献,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吕刑》之中包含的关于“礼”的思想,维护着西周统治阶级的利益,《吕刑》体现着西周对”礼”的认识以及用刑来维护礼的行为,对我们当今的社会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3.
良好的礼容是正常礼仪秩序的开端,也是社会个体社交成功与否的关键.《礼记》强调礼容与内在品质兼修并养,表里统一,从而达到儒家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4.
靳惠 《兰台世界》2011,(5):58-59
《朱子家礼》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因主要有五:一、冠礼因时而简,十分便于操作;二、婚礼尚俭反奢,虑及士庶的经济能力;三、丧礼尊亲反俗,彰显对亡者的幽思;四、祭礼收族敬宗,有利于家族的团结与稳定;五、官方的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125.
朱熹《家礼》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按其思想组织的宗族团体能够更好地推行各种社会教化工作。以祠堂为中心的祭祀活动蕴涵着家国一体的社会认同意识,民众在敬宗行为中习得服从国家政治权威与社会体制的习惯与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6.
章劲鸥 《科技通报》2011,27(6):815-818
讨论了带有泛分解态射的加权Moore-Penros逆,并给出了加权Moore-Penros逆存在的几个充要条件以及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127.
赵静怡 《大观周刊》2011,(25):16-16,15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备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这谓仁”的观点,把它周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已复礼”的仁论思想。  相似文献   
128.
王尚 《科技风》2011,(8):268
通过对实测,对照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新标准与老标准差异性,分别通过对实测数据的评定,分析标线施工逆反射亮度系数合格率变化情况。分析新规范区分反光标线在初始状态和正常使用期间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值更贴合现今公路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新标准既满足道路使用的正常要求,又降低了公路养护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9.
吴非  张静 《科技风》2011,(12):222
自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始,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便愈加明显;自汉武帝废百家尊儒术,对礼乐的进一步确立成为治国、立国的重要举措。从礼乐之始的礼制建筑,到规模宏大的都城宫殿,都深深烙上礼乐文化的印记。本文从礼为秩序,乐为融合,礼乐复合的文化角度,阐述了礼乐之始的礼制建筑与都城和宫殿建筑的礼乐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JGJ79—2002)规定了多条强制性条文。本文参照上述规范和规定,仅就桩基施工、人工挖孔灌注桩、沉井和地下连续墙安全施工技术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