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40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Humour     
Mother’s Birthday Present妈妈的生日礼物Kate:Mom,do you know what I’m going to give you for your birthday?Mom:No,honey,what?Kate:A nice teapot.Mom:But I’ve got a nice teapot.Kate:No,you haven’t.I’ve just dropped it.凯特院妈妈袁你知道我要送你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92.
《班主任》2010,(2):44-44
1.礼物有价,师德无价。无论家长请客送礼是出于向老师表达谢意,还是希望老师对孩子额外关照,教师受请收礼的“口子”是决不能开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想回头就难了。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教师心中的天平一旦倾斜,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与爱戴,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礼物有价,师德无价,教师不可为蝇头小利而损毁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93.
三份礼物     
王豪 《出版参考》2007,(8):12-12
三个兄弟年少离家,个个都事业有成。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年迈的母亲。 第一个说:“我要送给妈妈一座大房子。”第二个说:“我要送她一辆豪华房车,还专门配备一个司机。”第三个笑了笑说道:“这些奢侈的东西妈妈是不会喜欢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妈妈很喜欢读《圣经》。现在她眼睛不好了,我要送给她一只聪明绝顶的鹦鹉,它能背诵《圣经》的每一个章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迟到的礼物     
易名 《新闻世界》2007,(8):43-43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年轻人期待着父亲给他一个惊喜。终于,在  相似文献   
95.
《The Present》运用衬托的手法,通过老太太在八十岁生日那一天的经历,揭示了女儿迈拉丑陋的人物性格,展现了西方社会中老年人孤苦伶仃,心灰意冷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96.
马小刘 《新体育》2007,(9):31-31
九龙瓶 姚明与叶莉在今年举行的婚礼,引起中国篮坛乃至整个体育界的密切关注,他们夫妻两人也收到了很多精心准备的结婚礼物。  相似文献   
97.
《中学生电脑》2008,(7):3-6
——在看到一则关于三岁小孩宋欣宜在地震时被年轻父母用血肉之躯护佑的新闻后,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一(4)班的陈贤妍创作并投寄给了我们这首诗:《妈妈,我还活着》。  相似文献   
98.
牛年的礼物     
《父母必读》2009,(1):151-151
牛年缓缓地踏着小步过来了。现在已经讲故事讲上瘾(或者准备添一个牛宝宝)的妈妈们,你们的故事库里准备好关于“牛”的风俗、歌谣和神话了吗?  相似文献   
99.
父亲的礼物     
我5岁时父亲在菲律宾隔离区当军需官,他留守在卡维特岛宿务市附近。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在那里建了一所医院,这所医院充当进入宿务市的外国船只的隔离站。当美国人在二战后离开菲律宾时,卡维特岛和再也不起作用的这家医院被抛弃了,置于独立的菲律宾的管理之下。包括我父亲在内的一批骨度如柴的劳动大军驻扎在那里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0.
《洪堡的礼物》是美国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作品,展示出作者在美国芝加哥的都市生活。文章以《洪堡的礼物》中的都市问题以及对中国启示为研究对象,围绕三点进行叙述,即:芝加哥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大都市的乡愁;大都市生活的“厌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