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高峰 《生活教育》2013,(7):37-38
对于社会底层青年的向上流动机会讨论已经有许多年了,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只不过这个老问题伴随着城市化和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逐渐长大而变成了影响更烈的深层次问题。早在1995年,教育部就将研究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列入当年的议事日程,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可  相似文献   
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社会底层群体及其流动性缺失的问题.研究表明,教育是社会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关键性因素.为了促进中国社会底层向上流动并且积极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以公平为原则推进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3.
祥林嫂与玛蒂尔德分别为中国文学大师鲁迅所写的《祝福》与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所写的《项链》中的两个典型人物,之所以要把她们放在一处进行比较,是因为她们有许多共同点:两个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都具有善良、诚实、质朴的劳动人民本色,都有坚韧、忍耐、吃苦的性格内涵,两个都是悲剧性人物,都被作者用来反映她们所处的那个社会的腐朽本质,等等。她们的共同点很多,但是,她们最终的命运为什么迥然不同?祥林嫂在失去丈夫和阿毛的沉重打击下一步步地走向了精神崩溃,走向了死亡;  相似文献   
44.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表示,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生写作面非常广泛,这说明很多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作为首批90后的考生,今年进入高考考场的他们在描写“他们”这一主题时,作文中表现出的视角开阔、笔触尖锐大大出乎阅卷老师的意料。有一篇作文关注了理发店的小姐现象,文中提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阳光也应该照到阴暗的角落。这篇文章起初也判了一类卷,给出63分的高分。但后来由于该考生自拟了一个题目,而根据规定,  相似文献   
45.
29岁的刘丽在一家洗脚城打工。从2006年起,她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展开的一对一资助活动,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由她资助的学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的37个。刘丽把每个月工资分成三份,一份日常开销,一份寄给父母,一份资助贫困学生。她生活简朴,我的开支很少,就是租房、吃饭、手机费,衣服、化妆品都很少很少买,将一颗无私的心奉献到底。  相似文献   
46.
《陈涉世家》这篇课文几遍教下来,对陈涉一个越来越深的体会是:陈涉是一位阶级分析与关系定位的天才。对阶级的深刻认识及准确的关系定位,最集中体现了他杰出的组织才能。本文拟从阶级的角度入手分析陈涉杰出的组织才能。  相似文献   
47.
【文本解读】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它是一个卑微群体的缩影。 老王既贫且贱,既孤又残,可以说,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那一类人的代表。老王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的“几间塌败的小屋”,并且还“住那儿多年了”。老王有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他只能指望自己,只能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贫...  相似文献   
48.
干净的感动     
感动能够传递人间温暖的信号,能够催生你、我、他之间的信任与关爱,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49.
《镜花缘》开头,李汝珍就借百花仙子与百草仙子的话为妇女鸣不平:将来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载设或俱是儒生,无一闺秀,我辈岂不减色。作者在作品第四十八回位列百名女子姓名之后也写道:泣红亭主人曰:以史幽探哀萃冠首者,盖主人自言穷探野史,尝有所见;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或纪其沉鱼落雁之妍,或言其锦心绣江之丽,故以纪沉鱼言锦心为之次焉。……由此可见,作者著书立说主要是为封建社会底层的妇女们传芳写烈,扬眉吐气,用以唤起更多人关注女性,尊重女性。  相似文献   
50.
孔乙己、闰土、杨二嫂、祥林嫂、柳妈、华老栓、阿Q等都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的经典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