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3433篇
科学研究   66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64篇
综合类   219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73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TS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缩写。它是近年来国际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科学、技术、教育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兼容,强调学生的参与以及科学内容的社会性、应用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82.
83.
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竞争的加剧和人才评价体系的更新,当前整个社会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身为中学政治课教师,笔也在思考:如何迎接社会大环境改变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如何使自身的教学工作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本试就开放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对待社会性偏差作一些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84.
有序构建理科教育信息化资源是实施新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应该坚持运用系统理论,体现现代理科教育的主要特性(即实验性、计算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85.
论社会性课程的功能、价值和目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性课程具有社会的和个体的功能 ,相应地 ,它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社会性课程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社会价值与个体发展价值是相辅相成且辩证统一的关系 ,厚此薄彼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 ,社会性课程的目的也不应局限于儿童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而应提升儿童的主体意识 ,加强对儿童主体的情意、态度、价值观、行为品质及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6.
教师主体性:师生有效互动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互动是指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的联系和接触,在彼此心理上或行为上产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对学生的认知、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高校教育管理应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注重教师在互动中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87.
罗荷香 《江西教育》2006,(11):29-29
现代学习论认为知识的建构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学习中的合作互动有利于学习者在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学习中登上一个新水平。英语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需要通过在社会情景中与他人交流而习得,  相似文献   
88.
诱惑侦查论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又极具争议,本文从诱惑侦查的基本类型入手,分析了其实行的必要性,合法性及法律后果,并对实践中的诱惑侦查进行规制,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制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89.
于惠 《山东教育》2005,(15):8-9
社会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愿与行为特征,是社会化的产物.儿童社会性发展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统一,是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内容,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环境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工具等,它们形成了儿童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马克思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人性理论进行分析。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人生命体,在满足生命需要的实践活动中具有了社会属性,需要的满足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人逐渐走向人,获得人的属性。因此,马克思的人性论是人的类特性的总和,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需要紧密相连;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摆脱动物性,走向不断丰富、完善的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