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29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9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本文从广播电视客户流失分析着手,全面分析广电客户流失的主要原因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数据挖掘理论对广电行业的客户流失预警进行探究。在分析挖掘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类型进行多种特征组合并利用逻辑回归算法构建流失预警模型,最后利用Kafka将高危流失客户进行实时推送和维系信息回传,保证客户维系过程可管可控。通过将数据挖掘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广电业务相融合,实现高精度定位目标客群,提高客户维系成功率,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852.
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为找寻归属感、发展自我而主动聚集,形成网络社群。大学生网络社群呈现出特有的生存样态,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场域地位和话语权威。高校要优化网络教育内容,拓展网络阵地建设,加强网络社群监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社群的输出力、嵌入力和话语权,实现网络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53.
文章采用民族志和田野观察的方法,探究中老年人在线K歌的实践过程,提出以母亲为代表的中老年人通过K歌与陌生人拓展并生产了“拟熟人”社群的观点。该社群的形成具有三个特点:一是K歌成员将萍水相逢的歌友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熟悉和信赖的角色;二是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及规范会形塑陌生歌友的互动与结群;三是在线K歌与“拟熟人”社群重塑人们的线下社会关系“。拟熟人”具有新的社会性特征,同时又深嵌于传统熟人社会结构之中“。拟熟人”社群的出现及形成过程,可以看到数字平台成为构建陌生人交往和城市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同时,人们在结群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我的照看,传统家庭关系的修复与新社会关系的生产。  相似文献   
854.
社群信息学(CI)是一个关注社区和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互动关系,探讨将ICT应用于赋能社区发展和实现社区目标的新兴领域,在欧美等地发展迅速且成果丰富。文章梳理了近十年国外CI的研究文献,从数字鸿沟成因、ICT接入、社群信息服务、ICT与社会资本关系和CI批判性思维等5个主题总结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CI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域研究,注重宏观与微观情境的识别和探知,重视基本理论的建设和完善,以及立足社会实践并适应社会需求;建议我国CI领域增强对国际CI研究经验的学习,促进学科与国际交流合作,加强CI领域的专业教育,推进CI教学、研究和实践融合,进而推动CI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5.
在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平台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消费者由分散的个体变为聚合的群体,并展现出了巨大的群体影响力。读者社群化的转变给出版品牌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出版品牌建设首先要进行理念创新,树立社群营销观念,通过打造品牌社群、强化精准互动、让读者参与品牌共建,共创品牌价值等路径重构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以打造数字时代的品牌形象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856.
常江  王雅韵 《现代传播》2023,(1):102-109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传统审美实践赖以维系的媒介间性,通过不断挤压“反思”和“协商”在审美实践体系中的存在空间,消弭了文化公共性在审美实践中得以形成所必需的批判性距离,进而全面导致了大众品位的私人化,制造了“审美茧房”。这种私人化的大众品位,则进一步与技术发展的既有趋向“合谋”,以文化民主为名制造了新形式的社会区隔,令旨在追求共同价值和道德目标的公共美学几无生存土壤,整个社会文化进而向反公共性方向演进。而身处审美茧房中的每一个人,在“消费自由”的幻象中,日渐丧失对超出自己趣味范畴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文本的包容,并有可能在“适宜”的舆论氛围下,将审美的排异诉诸话语乃至行为暴力。鼓励或容纳各种类型的网络趣缘社群的发展,或许是“破茧”唯一可行的实践。  相似文献   
857.
人工智能、大数据、空间技术、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对公共图书馆空间塑造带来了新变化,空间关系正在被重塑,公共图书馆由空间向场景转向,产生了“虚拟与实体”“过去与现在”“定点与区域”三类融合场景。融合场景的诞生深刻影响着用户群体的行为惯习,激活了以趣缘为主导的新社群,新社群的公共图书馆场景体验包含身体、社交与消费三个方面。而这则为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交流、生产创造与社会转化注入了新动能,使其进化为新型知识交流空间,并呈现出新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858.
在图书馆界重申文化使命与价值定位、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之际,重新审视并发现传统阅读推广活动主体的结构性问题、关注读者阅读的真实发生与阅读品质是当前图书馆员阅读推广具体工作推陈出新的前提。以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甬上云读”教师专业阅读社群建设为例,提出以交互性设计阅读推广活动。在实践中构建包含阅读闭环的新型阅读智慧服务社群活动图式将交互性落实于两种精读措施上,并探讨此视野下的阅读推广活动成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59.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出版业在社群营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出版业发展出了三种社群营销模式:出版企业自建的社群营销模式、第三方垂直经营的社群营销模式以及读者建立的非营利的社群营销模式,但出版业在进行社群营销中也存在着社群活跃度不稳定、转化率不高以及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对此,出版业在社群营销中应提高入群门槛,开展多种社群活动;对于不同的图书遵循“一书一议”;推动营销部门改革,促进跨部门合作;拓宽社群运营思路,尝试多种变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