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48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广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所谓的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能用语言进行描述的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个体难于清楚地描述,“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推测其存在的知识”[1],也称为实践性知识。作为纯书面考试,中考语文试题所考察的均为陈述性知识。但多数试题并非纯记忆性试题,学生得出答案仍需进行思考转换,如此,程序性知识并未在语文考试中缺席。  相似文献   
72.
程序性知识是初中科学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是将知识与实践联结在一起的桥梁。但是初中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程序性知识具有抽象性,因此,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成了初中科学教学的难点。文章从程序性知识的本质出发,浅谈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美国刑事诉讼制度背景下的程序性裁判可分为“法定的程序性裁判”和“选择的程序性裁判”。“法定的程序性裁判”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权而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承担的一项最基本的义务;“选择的程序性裁判”对于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实现更具有意义。我国刑事程序中缺失“法定的程序性裁判”,而对于“选择的程序性裁判”来说,裁判对象范围狭小、机制残缺应是它的缺陷。  相似文献   
74.
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学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和皮连生教授提出的,它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我国教学实践的产物。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从世界中所习得的知识性质是不同的。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由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习得的内外条件不同,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5.
大学英语教学中互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而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多年来则一直重视陈述性知识而忽略程序性知识,以  相似文献   
76.
承认和尊重大学生程序性权利是依法治校、保障学生权利、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文章阐释了大学生程序性权利的内涵、外延及其价值,分析了大学生程序性权利的功能,提出了大学生程序性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7.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种对知识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思想对学科教学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应用这种知识分类方法与思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对物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加以区分,并对两类物理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8.
我认为一个好的科学课程需要同时满足下面几个要求,这几个要求的表述顺序,并不代表其重要性的大小。一、儿童天生是富有好奇心的探索者,我们的科学课程要在保护和激发儿童探究热情的前提下,帮助儿童掌握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发展探究能力不管是基于认知科学,还是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9.
认知心理学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家都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可是,一涉及具体的教学过程,绝大多数教育家往往只阐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较少论及教师的教的过程, 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观察、记忆、理解和练习等4个环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等4个环节,达尼洛夫提出的准备、感知、思维、巩固、运用或练习等 5个环节,都将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的单边活动过程。这些教学过程理论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从学习理论向教学理论过渡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原理,阐述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一   培养创新能力是知识社会对中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历史教学也不例外。但是,许多人认为历史教学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历史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学生记住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的历史年代、人物、事件,所需要的主要是记忆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历史学科的教学几乎不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这种观念导致历史教学枯燥呆板,只是用一大堆"死"的历史材料充塞学生的头脑,致使许多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产生这种错误观念的原因在于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