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教育   2010篇
科学研究   369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220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28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写作灵感,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跳跃”或顿悟,它是通讯员“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是通讯员写作构思过程中进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正是靠这些“火花”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才能成就我们的整篇稿件。  相似文献   
92.
重晨 《新闻导刊》2006,(5):8-10
今年夏天,重庆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庆人民勇斗旱魔,谱写了一曲曲高亢擞越、感人肺腑的壮丽凯歌。广大新闻从业人员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在这场战斗中,顶烈日迎酷暑,深入干旱灾区及时报道旱像灾情,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真实记录了重庆人民奋勇抗击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伟大壮举,热情讴歌了重庆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攻坚克难,志在必胜的抗旱精神,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赞扬。本刊本期特选登重报集团部分媒体和重庆电视台的总结体会,希望大家从中获益,更好总结自己的经验,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3.
在云阳县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土记者”名叫吴秋生。从2002年开始他迷上了新闻写作。别人业余时间沉醉于棋牌中,他却陶醉于新闻写作中,业余时间采写新闻成了他快乐生活的一部分。短短两年时间里.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94.
我是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爬格子”。3年来,我发表稿件两百余篇,并且两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这得益于她——《解放军报》这位亲密战友的热情帮助。搞新闻报道我是半路出家。记得在初学时的那些日子,写作的路之坎坷,如履蜀道。每次投出稿子,都遭到了编辑的无情“枪毙”。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委到连队检查工作,当他得知我是一位“狂热”的新闻写作迷,只因缺乏扎实基础而投稿无门时,一边鼓励一边翻开《解放军报》,耐心细致地帮我讲解累累碰壁的原因。从此,过去不会利用身边资料的我开始热爱上了军报。…  相似文献   
95.
有些通讯员队伍的稿件,尽管写得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文笔也相当流畅,但如果仔细一看,则美中不足——不是这个地方有错别字,就是那个标点用得不正确,等等。这些同志或许会认为,稿子有点小缺点无关大碍,编辑会斧正的。这种把“文病”甩给编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一些通讯员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想法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没有与编辑将心比心。编者们每天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通讯员们如果把“文病”甩给他们,势必会给编者们增添更大的工作量。编辑一旦没注意漏下了你文中的小毛病,就会影响稿件质量和宣传效果。二是有些通讯员还没有理解“好…  相似文献   
96.
我是一名基层部队的新闻干事,战友们看我每年都在各类报刊发好多稿件都非常地羡慕,于是他们经常问我怎样才能写好新闻、搞报道怎样入门等一些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要有吃苦精神。作为搞报道的人,不肯吃苦是写不出新闻的。有的同志会想,我也吃了不少苦,也研究了很多书籍,怎么还写不出像样的稿子呢?我认为可能是他吃苦的精神还不够。2003年夏天,我为了及时地报道基地在导调演习采用无底案的导调新方式,连夜写了篇《某训练基地导调部队演习无底案》这篇消息,由于夏天蚊子多不能开窗户,在办公室整整熬了半夜,回宿舍时发现身上长…  相似文献   
97.
我是第三次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说起来惭愧,论发表的稿件,我加起来才10来篇。虽说收获不大,毕竟自己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一个“火头军”到通讯报道员的转变,是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两年来的最大收获。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今年我参加了第16期函授学习。记得第一次参加第11期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情景。当时我在连队当通信员,机关的郑干事见我写的演讲稿有点文字功底,就鼓励我参加军报的新闻函授学习。那时,我对函授学习也热了一段时间。收到教材后,我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函授学习上,后来有一篇“豆腐块”在当时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98.
在我的个人资料剪贴本中,珍藏着一篇用红色钢笔作了16处修改的底稿,每每翻出这篇稿件,都令我思绪万千……一次,我获悉师属部队飞行员乔文典在千里机动转场途中,飞机输油系统发生重大特情,成功迫降的素材,当即通过电话采访并写了一篇通讯,有关领导批示:建议找师长把把关。说实话,找一师之长改稿子,我心里一点谱也没有。“师长公务繁忙,今天还要准备飞行,进师长办公室的都是科室以上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我一个战士,师长会怎样对待?”我一边琢磨,一边来到了师长办公室门前。尽管心里七上八下,但还是鼓足勇气敲响了师长的房门,特意整了整帽子和衣…  相似文献   
99.
今年的2月9日,我按照社里的统一部署,参加了总政组织的“记者蹲点看基层”采写活动。当时,我被分到驻辽西比较偏僻、艰苦的某集团军炮兵团指挥连蹲点。在蹲点的10天里,我了解到很多在编辑部了解不到的真实情况,采写了《“我们不愿这样投弹!”》、《商连长拒礼》、《阵阵清风扑面来》3篇题材鲜活的稿件。我是我们前进报社第一个蹲点的记者,也是第一个发稿的记者。稿件见报后,基层反响较好,总政宣传部在《宣传情况》中还表扬了我写的两篇稿件。结合这次采写活动,我有三点体会和感受——只有真诚地融入官兵才能看到真实的基层这次下基层连队蹲…  相似文献   
100.
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体悟到,新闻采编人员如果能掌握一些经济学知识,并能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报道新闻事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稿件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稿件的质量。笔者在这方面有过切身的体会。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农业水价改革,改革的初衷是在用水方面全面引入价格机制来抑制需求、促进节约。但由于改革触犯了某些阶层的利益,加上改革路径也确实存在某些不足,部分违背了经济学的“路径依赖”原则,使这项改革饱受争议,媒体上反对之声甚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