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001篇
科学研究   206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3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当前,中国正处于危机高发期,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中,现场信息主要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从突发性事件凸现到群体性事件爆发,信息的传播依次经历了传言四起、谣言流串、从舆论转化为行动三个阶段。期间,群体的聚合呈现不同的特征,信息的流动亦呈现不同的传播流程,且均受制于当下的社会现实及传受双方的心理机制,显示了人际传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12.
任何信息数据和信息系统的灾难发生,都会给图书馆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灾难备份关系到图书馆在突发事件中能否快速扭转困局,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能否持续地进行。因此,灾难备份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既是技术应用的进步,也晨知识积累与传承的保证。  相似文献   
913.
卢浩然 《新闻窗》2011,(1):71-71
2008年5月12日,网川汶川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8.0级大地震。从那一刻起,全世界的新闻资源向汶川聚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均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了地震的消息。有评论说,“5·12”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914.
早在2010年初,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中黄金四小时媒体的概念。黄金四小时媒体主要指能实现快速舆论传播的网络媒体,包括微博、QQ群、BBS论坛等。这类新媒体有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客户终端技术门槛低,使用范围广,制作传播消息快,信息传播的倍增效应显著,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难以把握和掌控。在每每出现突发性的社会公共事件时,这类媒体发挥其伴生  相似文献   
915.
杨福春 《知识窗》2013,(5):38-39
美国的黄石国家森林公园以秀丽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对于公园的管理者来说.头等的大事就是防范发生森林大火.因为一般来说.每隔5~25年森林就会自燃一次.而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则是每隔20年就会自燃一次。  相似文献   
916.
康弘 《世界文化》2005,(3):23-26
在人类历史中曾经历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其中有海难、地震、火山、瘟疫等,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面对强大的自然界,生命是那样地脆弱和渺小,常常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毁于一旦。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还有一种更加强大的武器能够与灾难对抗,那就是人类的精神与灵魂,人类正是靠着一种信念与坚强不息的精神,战胜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从而将生命延续至今。而人类的灵魂却常常要靠作为人类理想的艺术去拯救。这也是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天灾人祸之后,艺术依然不朽的原因所在。绘画艺术在一开始是以记载和描述历史及心灵事件的功能出现的,它能够激发和唤起人们对于当下美好生活的热爱。在世界绘画史中,我们随手就找到了以下这样一些记载灾难的画作,我们在震惊那样的灾害出现和怜悯当事人的同时,也在庆幸自己的存在和企盼噩梦不再回来。  相似文献   
917.
918.
万晋 《青年记者》2004,(8):43-43
新闻决战没有亚军。重大事件的报道,就像皇冠上的明珠,之所以魅力独具,光彩照人,是因为较之其它报道,有着重大的根本的区别,且以“三性”概括之:  相似文献   
919.
应聘者的求职都是有备而去的,但是,任何人在应答时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应付突发性提问的素养,即所谓的临场应变能力。这种能力既与一个人的言谈技巧有关,同时也与社交经验、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方式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说,后者或许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能否急中生智、发挥语言技艺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下边几种方法对应对突发性提问是有效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20.
自组织的临界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ak  P 黄炜 《科学中国》1991,(5):8-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