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759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与《聊斋志异》异工而同曲的具有强烈社会批判倾向和很高思想认识价值的笔记小说。其中谈狐说鬼 ,惩恶劝善之笔 ,冷峻忠实地反映了清代黑暗腐朽的社会本质 ,暴露和抨击了封建礼教与程宋理学的伪善与丑恶。其思想主题并非仅为“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发现并阐述其思想主题对于认识《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价值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没子 金刚钻 拿不住 各地对夏天一种螫人小虫的俗称。闽地俗呼“没子”,京师俗呼“金刚钻”,山东俗呼“拿不住”。《五杂俎》卷九《物部一》:“山东草间有小虫,大仅如沙砾,嚼人痒痛,觅之即不可得。俗名‘拿不住’。吾闽中亦有之,俗名‘没子’,盖乌有之意也,视山东名为佳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
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教师选择教学资源、学生阅读、师生多元交流的一种形式。群文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那么,如何开展群文阅读,笔者结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麻雀》一文的教学,进行了三次不同指向的群文阅读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呼应单元主体的群文阅读以下《麻雀》教学片断是笔者呼应单元主题的群文阅读  相似文献   
44.
成功的重量     
徐月 《中学教育》2005,(10):1-1
学生到了高年级,我一直试图培养他们作笔记的习惯,但无论是我预习时提出要求、还是上课时不断提醒,学生总是有些漫不经心。不到我说“必须动笔,必须记下来”,他们就懒懒地不愿动笔。怎么办呢?我一直苦恼着。  相似文献   
45.
该文章以口译中的笔记作为分析的对象,从口译笔记的标准和必要性、口译笔记的语言及格式和口译笔记中符号的使用等几个方面对口译笔记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从而帮助提高笔记的有效性和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46.
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如下现象:上课看上去听得很认真,课堂笔记写得很全面,下课问问题不厌其烦,作业写得工工整整。但是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学习的信心屡屡受挫。为何这些学生学习看上去很认真,而成效甚微呢?难道天道酬勘不对了吗?大多数教师精心备课,大量做题,讲课更是深入浅出,辅导也是百问不厌,结果学生仍然是既不会举一反三,也不会举三反一。教师在辛苦之余一片茫然:为何我反复讲解的内容学生仍浑沌不清?为何反复练习的题型学生还是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47.
近日,竹溪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排查,进一步杜绝《死亡笔记》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印刷品进入校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8.
《初中生》2011,(15):59
Sherry:在班上,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学习笔记也做得不错,老师经常表扬我。一到考试,很多同学都来抄我的学习笔记。可  相似文献   
49.
思之 《家长》2011,(Z2):68-69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会不会听课,或者说是否善于听课。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尽管在教室里听了六七年课,但不善于听课,其表现,或者是注  相似文献   
50.
当今社会,高考已经成为了人们评价一个人知识文化的分界线,因为高考分数不达标,可能连一个三流大学都上不了,所以在现在的高考中,莘莘学子都在奋力直追,只为自己能够增加一两分,要明白一分甩掉一千人,这话不是别人口中的诓话,所以想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每门科目都应该努力,而数学就是必考科目之一,在数学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