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发生在中国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潮,以其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向传统诗学观和艺术模式进行强烈地反拨和颠覆。傅天琳的《麦地中的一种情形》在当时众多的个人化诗歌创作中,由于作品同时蕴涵了多种现代主义的符码和多意蕴的指向,堪称中国朦胧诗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课堂回放 《蝶恋花》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宋词《蝶恋花》.先来看看本节课的两个目标: 第一是运用符码分析法,穿越一首诗歌;第二是复活常见的几种诗歌鉴赏武器. 为什么我要说穿越,而不说解读.解读是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远远地看,外在地欣赏,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和一首诗歌心灵相通.现在,我们要用灵魂真真切切地穿越一首诗歌.另外,我们的诗歌鉴赏武器经常都是一些名词,不是动词.动词都没有真正复活过,因而也不会成为我们真正的武器.鉴于此,我把第二个目标界定为:鉴赏武器的复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符码分析理论“图画是抽象的”这一基本假设,特定的视觉阅读能力是图画书阅读所需具备的核心技能.在图画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预测、联想等教学策略可帮助幼儿感知图画整体属性提供的信息;强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观察方式、利用具象透视原理可帮助幼儿理解图画动力学传达的意义;选择分工明确的图画书、运用追问可引导幼儿体察第三个故事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佩里·诺德曼的图画书符码理论为当前各级各类图画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其基本假设是:图画与文字一样都是抽象的。该理论从图画的整体属性、图画内部各对象之间的关联方式以及图画和文字的配合三个方面分析了阅读图画书的专门策略,并指出认知图文两者所传达意义的差异是图画书提供的最重要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社会里,电影的消费受到电影本身及其内部符码的操纵,进而构成一种权力,控制着观众的消费行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电影的消费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叙事的感官化。这一系列相关的消费逻辑就是电影消费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17.
符码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的重要思想。运用符码理论解释符码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共振效应,可以揭示符码与不同层次学校文化共振的表征形式和价值指向。实现符码与学校文化的共振不仅需要共同的语言脉络,相同的频率层次以及弹性的校园文化三个要素,更需要校长的高度投入。从凝练核心文化符码到倡导平等对话理念,再到追求学校发展共同体,都需要校长的智慧和经验。校长是实现共振的启发者、引导者和助推者。  相似文献   
18.
小说《A&P》的篇名具有独特的审美符码特征。译者在翻译此篇名时,只有充分考虑其符码的多义性、开放性、生成性、审美性等,才能使译名和原标题在源文化语境中产生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近似。  相似文献   
19.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将语言符码分为精密型语言符码和限制型语言符码,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语言符码,使用不同语言符码会对幼儿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解读语言符码理论,面对多民族聚居、多种语言共存的社会环境,怒族村落幼儿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应整合两种语言符码,提升教师对语言符码的认知;开发本土阅读材料,搭建两种语言符码转换的桥梁;开展补偿性教育,提供早期阅读支持系统,提升村落幼儿汉语阅读能力,实现教育过程公平。  相似文献   
20.
手机与互联网合力下的微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冬松 《今传媒》2011,(9):91-93
微博之所以成为网络世界广受关注的新事物,与它和手机的紧密结合不无关系,这一结合立足于手机与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发展现状,适应了现代信息传播的要求,结合各自的长处,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对微博与手机协作的研究,有助于思考产业跨界的可能,媒介融合的前景、信息符码混合的结果及身份认同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