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185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5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教育学术月刊》2011,(6):F0002-F0002
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惠赐佳作。本刊已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敬请在来稿中依据下列要求规范来稿。一、文题。要求简洁、明了,不超过20个字。二、摘要。3000字以上的文章都要提供摘要。摘要100-200字。摘要与正文对等,不以第一人称表述,不对正文评论,不要写成提纲形式。三、关键词。3-6个。  相似文献   
112.
教了多年的语文课,我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学生学语文?我们都教过《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识字学词,指向语文知识;有的教师为教学生练习朗读叙述语言与角色语言,指向语文技能;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认识狼凶残的本性、要善于保护自己,指向思想内容。有一位教师却慧眼独具,聚焦在小羊与狼的争辩上,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很显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指向的不仅仅是争辩的  相似文献   
113.
贪吃鬼的胃     
"哎呀!我的主人又吃零食了!实在受不了。"我的主人叫小胖,是一个著名的贪吃鬼。他什么都吃。凡是好吃的,不论是糖果、饼干还是巧克力,都照吃不误,一点也不关心"我"。做他  相似文献   
114.
约翰·福尔斯的杰作《法国中尉的女》以新颖的叙事技巧丰富的叙事层次塑造了一个聪颖、叛逆而叉神秘女性形象莎拉.本文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对叙事话语和性别身份的研究,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重新解读莎拉的形象,分析福尔斯是如何在男性语境中还原一个文化他者的新女性形象,进而思考莎拉这一新女性形象的出现对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历史语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从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个方面肯定了电视剧《围城》对小说《围城》的改编。在结构上,电视剧《围城》沿袭了小说《围城》的"流浪汉体"结构,以人物遭遇体验为线索,描写了抗战背景下的世态人情;在形象塑造上,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颇为丰满生动,演员们也用精湛的演技为电视剧增添精彩。此外,从心理刻画、情节叙述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笔者也具体分析电视剧相比小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6.
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与反讽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内在契合性。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小说《十九号房》中立足女主人公苏珊的视角,同时结合并转换运用不同视角,将客观叙述内化为人物心理活动,将主观情感外化为象征意象,形成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实现对女主人公的反讽,进而对女性追求自由独立过程中源于自身的从精神上依附男性、家庭中自我价值缺失直至逃避自我等问题进行了讽刺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7.
本文结合广告模因这一概念,从交际角色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第一人称指示语"我"和"我们"在广告语篇中的功能,认为采用第一人称指示语字眼的广告语常采用情感式模因。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受众的广告习惯采用带有"我"字的广告语,抓住年轻人强烈的自我凸现、寻找归属感的心理;而采用"我们"二字的广告语不仅拉近了广告主和广告受众间的距离,引起两者的共鸣,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起到自评和评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故事与认同     
讲故事有利于认同的建构,那些世代流传的故事就是人们拥有同一认同的核心所在。故事用一种连续的方式与世界、与历史连接。通过故事,人们感受或体会着以故事的内容为参照的世界。故事的叙述者把自己排除在经验之外,从而向世界寻求材料,目的是证实一种与世界相对的认同。故事把人类经验体现出来,建构属于个体或集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9.
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以第一人称手法讲述了主人公露西的经历,关于其叙述可靠性的问题,学界存在两种对立观点,本文从叙述者角色的边缘化和叙述时间差、文本层的缄默与含混,以及读者层的多样伦理回应等三个层面入手,将修辞方法与认知方法结合,从作者动因、文本现象和读者的循环互动中探讨《维莱特》的"不可靠叙述"。  相似文献   
120.
著名讽刺小说家张天翼同时也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儿童文学家,他所构织的"灰色人物"画廊留给读者丰富而又深刻的社会文化想象空间。最能代表作家的是30年代的讽刺小说,其文本呈现的"反英雄"、"反摩登"化的叙述倾向,在深层次上体现为一种童言无忌;漫画众生的深度叙述方式,在意义上形成了虚与实、真与假的自我解构特点。张天翼以颇具童话色彩的笔触与富有喜剧意味的讽刺风格,使其讽刺小说在风貌格调上呈现出独特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