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16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报恩     
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爱心颂歌。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我’’的外婆帮助一个穷苦的少年及其7年后从成都回来报恩的故事。写作上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42.
陈祖英 《培训与研究》2007,24(11):16-19
徐訏的小说,始终注重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与刻划,总是有意识地通过情节曲折传奇的故事来表述他关于人性与爱的思考,表达他对世界的一种感受,从而形成了心理描写与叙事艺术融合的独特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43.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学自觉地发展,又受到近代翻译小说的影响.<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以及<沉沦>三部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从传统单一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现代第一人称叙事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44.
边文军  陈红斌 《新高考》2010,(12):18-19
小说阅读在近年高考中时有出现,其人称使用十分灵活,高考也经常会考查分析人称使用。一般来说,小说主要采用第一或第三人称,有时也会使用第二人称,甚至有时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小说中还会出现变换使用不同人称的情况。对于小说阅读中的人称运用题的解答,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去分析。一、小说的结构主旨与人称第一人称在小说中往往起着线索作用,采用第一人称,小说中所有的主要人物一般都和"我"有较  相似文献   
45.
本文研究《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孟子》中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分析讨论,以期对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有一定的揭示,并为进一步研究先秦人称代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6.
本文角度独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概括、典型地写出了中外历史上几位杰出人物的与众不同,叙写简洁却意蕴丰富。从中也可以看出该考生颇为开阔的知识面和对历史人物的独特审视与把握。  相似文献   
47.
以6门学科21种学术期刊中的60篇学术论文为语料,对比分析了第一人称代词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中的使用情况和话语功能.结果发现,第一人称代词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使用频率和话语功能都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利用热奈特的叙述理论,揭示出《呼啸山庄》独特的叙述技巧。小说采用多重叙述者的“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来展开故事情节,并且在各自的叙述中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小说“激情”与“理性”之间的冲突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49.
古本《老乞大》是元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该书当中的语言被认为是当时北方方言的代表,为我们考察近代汉语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在从语法成分、语义功能、共时和历时角度对《老乞大》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俺"、"咱"、"咱每"做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力求形成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孙犁解放区短篇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可以分为讲故事的“我”和隐含作者的“我”两种类型,它们在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是作品产生清新俊丽风格的深层原因。论文以《邢兰》、《女人们·红棉袄》、《走出之后》和《纪念》四篇小说为例,分别从叙事者“我”的身份、“我”的话语言说方式和“我”所承担的叙事功能三个方面人手,结合孙犁自身的传统文人品性和人道主义情怀解读其解放区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