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首先通过新发现于莫高窟第359窟的供养人画像题记的释读,表明该洞窟为吐蕃统治时期粟特九姓胡人石姓家族营建的功德窟。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供养像所反映的服饰新现象、洞窟功德主、粟特胡人对吐蕃统治的态度等问题作了探讨,最后回答了作为吐蕃期洞窟的特例第359窟供养人画像大量集中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2008年,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古文献研究所(前身为俄罗斯亚洲博物馆)为纪念建所190周年,联合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千佛洞--俄罗斯丝绸之路探险文物展",已于2008年12月9日在圣彼得保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开幕,于2009年4月5日结束.  相似文献   
23.
《天宝差科簿》中出现的"捉钱"与"市壁师",是与商业有关的色役。敦煌粟特人担任"捉钱"经营官营高利贷,推测也私自放高利贷获利;"市壁师"的任职使他们监督敦煌各行市场,以便商业活动有规范的顺利进行。这两种公务执事刚好反映出粟特人后裔在敦煌商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简述国内外粟特文古籍的发现与收藏情况,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总结对比国内外粟特文古籍的整理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张小贵  刘振 《家教指南》2020,(3):99-106
祆教起源于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主要由粟特人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土,敦煌文书中不乏祆教尤其是祆庙的记载。从建筑形制上来讲,敦煌祆庙呈现出古波斯宗教建筑的特征,中央为四柱方形内殿,四周绕以柱廊;庙中既祭拜神像,又有圣火崇拜的痕迹,考虑到中亚祆教与波斯本教的关系,敦煌祆庙应同时继承了中亚和波斯两地的传统。  相似文献   
26.
敦煌粟特研究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所关注的关于涉及敦煌的粟特问题研究状况的简要概述。对这些成果,本文分为四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一、对敦煌所发现的粟特文文献的研究;二、对敦煌粟特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三、对敦煌粟特人聚落的研究;四、对敦煌粟特人社会活动的研究。通过这一概述,以期对敦煌粟特问题的研究状况有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7.
粟特人素以经商而闻名天下,他们不仅热衷于游牧生活,同时也能够过定居生活,且入乡随俗,改本国祆教传统的“火葬”为北周时期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过洞、砖封门、石门、单甬道以及单砖室墓等“土葬”制度,这完全模仿和继承了北周时代土生土长的“土葬”制度;在埋葬习俗方面,虽然还保留了部分本民族传统的“火葬”孑遗形态,但所使用的石椁和围屏石榻等葬具完全不可以与本国的泥质“藏骨盒”同言而语;双语墓志的出现以及口含金币和手握“布泉”将两者的文化交流与相互融合达到了极致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8.
唐初突厥的归附与内迁,带动了大批粟特民众进入河曲地区定居,唐朝专设"六胡州"进行管理,促进了地区开发与经济发展。在唐前期边疆形势与内外政策的持续演变过程中,六胡州地区民族关系逐步恶化,开元九年爆发"康待宾之乱"。这一事件对河曲地区的政区设置、民族关系与分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9.
周耐华 《收藏》2009,(10):117-119
粟特原居地本在葱岭西的河中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康、安、米、曹、石、何等城邦,汉文史籍谓之昭武九姓。这些国家位居亚洲腹地的中心,以及丝绸与黄金贸易的最大转运站,诸国因之致富。  相似文献   
30.
苏惠萍 《寻根》2014,(2):32-35
在河西走廊,粟特商人聚居的第一个城市便是敦煌。敦煌之所以成为东来昭武胡商的第一个重要据点,与其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