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文章并不像其他文言文那样难懂,大部分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学生都能掌握。难点在全文的背诵和单个知识点的掌握。  相似文献   
62.
“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两年前,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读到毛荣富老师对一些青年教师说的这句话时,就觉得它闪烁着语文教学思辨之光,颇值得寻味。的确,“太像语文课”就把课限定死了,没了个性也就失了灵气。语文教学要讲究“活”,要让学生提得起兴趣;  相似文献   
63.
正这里所说的"直教",是相对于"喻教"而言的。喻教主要通过比喻、类比、象征、说故事暗示等形式;直教就不一样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而是直指本心,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地说教。虽然从理论上讲,"直教"干净利索,且短、平、快,但是因为此类失败的案例实在是多,已经导致这种教育方式不知不觉地成了死板、僵硬、低效,甚至无能、专制的象征,所以纯粹的直教一直不被看好。但是司马光《资治通鉴》所录的《孙权劝学》  相似文献   
64.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一册,选录了《战国策》中的一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差一点受蒙蔽并由此讽谏齐威王一事,给人以深刻的教育。按照人教社给教师配发的《教师教学用书》的分析认为其主题为:“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同时又指出,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  相似文献   
65.
纳谏言是刘邦之所以能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项羽,奠基汉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邦善于在决策活动中纳谏,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善于在用人中纳谏,保证了用人的准确性;善于在有过错时纳谏,保证了改正错误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66.
张佳 《大中专文苑》2009,(10):73-73
唐太宗当上皇帝后不久,就有人投其所好,给他进献了一张弓。能用来送人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何况是送给皇帝的。唐太宗试了试也认为这张弓是张强弓,非常好。在高兴之余,唐太宗拿着这张弓向宫中的弓匠炫耀。弓匠把这张弓认认真真地察看了一番后说:“这弓不是张好弓,因为它用的材料不是好材料。”  相似文献   
67.
古代许多小说在构思上妙用“三”字。譬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三气周瑜”。这样可以使内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作上同样扣住“三”字,从头到尾采用了三层排比的手法,使文章酣畅生动,意味深长。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种戏剧性的“三”字经——三叠法。  相似文献   
68.
69.
乙常青 《初中生》2006,(7):18-18
言中表示比较的句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与……孰……”、“孰与”表比较。如: 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意思是:我与徐公比谁更漂亮呢?  相似文献   
70.
高一语文新教材第四单元的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勾践灭吴》(《国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给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现实提供了真实、详尽的材料。值得称道的是,四篇文章里都塑造了一位能言善辩、忠君爱国的说客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