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760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7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改编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出发,可以把1960年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李翰祥导演的《倩女幽魂》,视为对蒲松龄《聂小倩》的跨媒介改编和对“传统”的重新阐释。作为“南来文人”,导演李翰祥所处的历史脉络,与《聊斋志异》的文学文本和跨媒介改编后的影像文本之间,充满了深刻的互文关系。影片《倩女幽魂》制作所借助的媒介、语言、修辞和文化氛围,构成传统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再阐释的基本依托。影片《倩女幽魂》映射出20世纪中期中国香港一代知识分子,通过重新阐释中国传统,从文化心理和身份认同上坚守中华血脉,来对抗殖民压制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82.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课程思政在民族学校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创新课程思政形式,做学生能够接受的、乐于参与的科普剧,在科普剧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传承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涵养家国情怀是当代民族教育物理教师工作的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3.
韦伯的音乐剧《猫》改编自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的实用猫经》。通过设置谁能上天堂获得重生这一伦理主线以及魅力猫与猫族的冲突这一伦理结,韦伯将这些关于猫的诗组合为一个具有伦理意蕴的事件,表达了接纳、宽恕与救赎他者的伦理思想。韦伯还采用了对照原则编排舞蹈与音乐,使舞蹈与音乐呼应于伦理线与伦理结的展开,实现了舞台呈现与伦理意蕴表达的融合。通过舞台的狂欢化,韦伯打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使其伦理表达更为真切、直接。而对狂欢节脱冕与加冕仪式的运用,韦伯准确把握了艾略特的伦理精神,使《猫》剧具有了神性的维度。  相似文献   
84.
陈虹 《视听》2023,(10):40-43
刑侦剧《他是谁》自播出之日起便引发广泛反响,延伸出大量相关话题。该剧打破传统刑侦剧的模式,以多线叙事建构情节,塑造了平凡而立体、独特鲜明又引人瞩目的警察形象;从影像细节中建构集体,营造沉浸式的观剧体验;借由复合悬念,描摹案情谜题,并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还原案件、挖掘案情背后的成因,彰显了中国警察固守正义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85.
夏颖  孙小涵 《视听》2023,(5):39-42
电视剧《麓山之歌》凭借新颖的美学风格、审美趣味和主题构建给观众带来独具特色的视听质感和追剧体验,在2022年热播剧中成功“破圈”。它不仅填补了工业剧在荧屏的空缺,也在叙事策略和精神表达上为新时代中国工业题材电视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时代的工业剧要以扎实、创新、优质的内容,奏响兼具社会意义与文娱意义的工业之歌。  相似文献   
86.
徐棻、胡成德同志所创编的川剧《田姐与庄周》,改编自传统剧目《大劈棺》,被称为“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出好戏。川剧《田姐与庄周》的成功改编是运用现代意识重审的方法来获得主题新生,以纵向开掘人性深度的方式来达成人物形象的重塑,在横向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手法的同时固守自身剧种特色等手段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田姐与庄周》的成功改编为戏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姜雪 《视听》2021,(1):12-14
2005年,一部《仙剑奇侠传》打开了仙侠剧的火爆市场.之后的15年间,仙侠剧的发展起伏不定,既掀起过全民追剧的收视热潮,也经历过鱼龙混杂的探索阶段.研究当下大火的仙侠题材影视剧与以往作品的差异,需要从创作和审美的角度分析代表性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从中可以发现只有真挚合理的人物故事和积极正向的价值塑造,才能满足审美素养和...  相似文献   
88.
1943年至1944年间,陈绵出版了《候光》《人群》和《半夜》三个本子。一方面,陈绵的作品深受法国戏剧影响,呈现出对戏剧技巧的娴熟驾驭,也理智地保持与技巧的距离,自觉走向对人物深层心理的探索和对世态人心的反映。另一方面,陈绵呈现了北京的地域人文景观和老中国人物群像,在对自身与制度的双重批判中表达朴实的底层关怀,描绘出一幅近代北京生活“浮世绘”,体现其对传统文化的归复与坚持。由此,陈绵的剧作呈现出中西交融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89.
浦北鹩剧是广西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反映了浦北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也是浦北人民歌唱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它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都很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音乐元素的出现冲击着本土民俗文化,浦北鹩剧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该文就如何更好地提高当地人们对浦北鹩剧的传承与发展意识进行简单的阐述。对于民间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会去传承与发展,结合当地情况来实施有效可行的策略,促进浦北鹩剧的传承与发展,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经验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0.
大众文化作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文化产物,影响了我国网络文学20余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大型资本力量开始介入开发由网络文学衍生的其他文化产业。在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业不断商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新问题,如IP改编的影视剧观众和原著小说读者的喜好冲突;改编作品质量差强人意等。该文以《甄嬛传》《镇魂》这两个网络文学衍生产业的成功案例作为切入点,从创作者、读者、观众的角度浅析大众文化视野下的网络文学成长历程、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业的发展趋势;浅论网文IP改编时代的现状,并以网络文学的模式特点和读者意见为出发点,展望网络文学及相关产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