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初中生》2012,(1):59
正雪停后,一辆警车风驰电掣地驶来。不远处的空地上,一名年轻女子在汽车里停止了呼吸。她倚在方向盘上,宛如熟睡一般。汽车上积了五六厘米厚的雪。从汽车的排气孔接出一根长长的橡胶  相似文献   
52.
耿慧 《班主任》2012,(11):60-60
正从监狱参观回来的小男孩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告诉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罪恶的火种和一个善良的火种,而周围的人都是添柴人。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打骂他们,老师总是责备、惩罚他们,同学老是欺负他们,朋友常常带他们酗酒、赌博、偷窃甚至抢劫,见过他们的人对他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些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  相似文献   
53.
添柴人     
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想了想,回答道:"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火。"男孩好奇地问:"是什么火?""那是罪恶之火。"爷爷说。"是谁点燃他们的罪恶之火呢?"男孩继续追问。"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种,而  相似文献   
54.
《子夜》不仅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表现了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中国近现代的都市化伴随着鲜明而畸形的殖民化;而且它还以圆熟的象征结构显示了都市中人的生存困境,吴老太爷进城而猝死,吴荪甫在城里搏斗、挣扎,最终也被逼出城外,留下一个欲望和罪恶的城。《子夜》的象征结构具有丰富复杂的哲理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5.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是文学长廊里的经典之作。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路瓦栽对妻子深情的爱更是造成玛蒂尔德人生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路瓦栽对妻子深情的爱把爱人玛蒂尔德推向人生悲剧之上。  相似文献   
56.
陌生人     
多米尼克坐在熄灭的炉火旁边等待他宴请的宾客。每天晚上,他都要邀请几位爵爷和一些风趣的人跟他共进晚餐。由于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他从来不会孤单。火把尚未点燃,屋子里的日光已经颓然消逝。突然间,他听到一个声音,一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声音对他说:"多米尼克。"———他分明听到那声音在呼唤,在很远又很近的地方呼唤:"多米尼克。"他吓得浑身冰凉。他从未听见过这种声音,可这声音多么熟悉,他清楚地分辨出那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已经死去、出身高贵的受害者的声音。他寻思自己究竟犯下了哪条旧时罪孽却又想不起来。然而这声音的语调分明在谴责一种罪恶,一种无疑是  相似文献   
57.
第四个苹果     
甲你想了解我?你已经很了解我了啊。里里外外你都了解过了。况且,你刚刚又了解过一次了,你还了解得那么深。呵呵……你真的不了解我?不了解我你爱我什么呢?不是你虚伪,就是爱虚伪。唉,我愿意相信你是真心的,这不怪你,你说爱的时候恐怕连爱是什么也不知道。人总是这样的,确  相似文献   
58.
人生的职责     
我们必须具备一种精神的能力,才能成功地对付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避免我们道德的堕落。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罪恶的世界。这个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罪恶的世界。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腐蚀我们,败坏着我们,如果我们没有改变我们的自然声明,没有从他们的自然生命中产生一种新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59.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加尔文教及当时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霍桑在其众多的作品中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梦幻的结合表达了其非理性主义观,揭示了对理性的绝对崇拜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等一切社会问题.霍桑把这一新的社会矛盾统一归结为一个抽象的"恶",并认为要想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都需要从"恶"入手来拯救和净化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以此达到和谐社会的建构.这暗合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同时也对当今我国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
我一直在盼望着能够有这样一本小说出现。我终于读到了《朗读者》。稍稍可惜,是德国人写的,而不是我们自己。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对于我们是陌生的,但在我看来,他和他的德国作家,特别是战后的德国作家如伯尔、格拉斯,一样的杰出和重要。他是一位法学教授和法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