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这位老师上的是张之路的短篇小说《羚羊木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老师的课备得很充分,上得也精彩,但在授课过程中,这位老师认为:小说中的父母逼着自己的女儿要回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礼物——羚羊木雕的行为,是重财轻义。  相似文献   
52.
在非洲辽阔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群群的猎豹。 羚羊是猎豹最喜爱的食物。在捕食时,猎豹总是伏下身,一步一挪地接近羚羊,尽量不让对方发现,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对方扑去。但是灵敏的羚羊往往会猛地躲闪开来,竭尽全力快速朝前逃跑。猎豹则在后面箭一般地追逐,  相似文献   
53.
叶圣陶先生说:“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那么,究竟何谓“语感”呢?“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正因为是“感觉层面”的一种能力,所以尽管知道语感水平的高低决定语能力的高低和语审美情趣的雅俗,但在教学实践中的“语感”却往往呈现其“朦胧”的一面:教师没有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法来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感;学生更是“完全跟着感觉走”,最终走到“云里雾里”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相似文献   
54.
追赶一只羊     
非洲马拉河两岸,青草鲜嫩,一群群羚羊在那儿无忧无虑地享受。一只非洲豹隐藏在草丛中,准备向羚羊进攻。它悄悄地向羚羊逼近,突然,羚羊察觉到危险降临,开始四下奔命。非洲豹猛地一跃,箭一般地射向羚羊群。它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一直向它追去。  相似文献   
55.
在非洲辽阔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群群的猎豹。羚羊是猎豹最喜爱的食物。在捕食时,猎豹总是伏下身,一步一挪地接近羚羊,尽量不让对方发现,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对方扑去。但是灵敏的羚羊往往会猛地躲闪开来,  相似文献   
56.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以载道"、"文以载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情义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突出位置,语文教学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离不开语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应精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以教师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57.
58.
张瑾 《贵州教育》2012,(11):43+45-43,45
2011年12月,县教研室要我上一节录像课,参加2011年国培课例展播评选。这是代表县参加地区的初中语文科课例评选,本身就是一个既是机会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所以我不敢怠慢。为此,我花了一天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如何选定课题,并精心准备了课件以辅助教学。课设计好后,我将课堂教学思路说与学校语文组杨艳、周怡、桂艳三位老师听,她们对此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而后县教研室陈道学主任也给予了细心的指导,从课堂导入到总结,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论证和假设。但终因时间太紧,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对学生情况完全估计到,正确地认识和充分地尊重学生,更重要的是我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特别是没能把握住课堂中意外的生成,使这堂课缺少了许多精彩,成了本课例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59.
自然是一位神奇的设计师,锻造出的很多美景都大气磅礴、巧夺天工。从波浪岩到地狱之门,再到至今形成机理仍然是个迷的撒哈拉眼,无不让我们感叹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60.
正清·李渔言:"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苦难遽别。"戏曲界说:"从他们出场及下台的情形来看,就可看他们是不是好演员!"同理,一堂完美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应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圆满的结束。犹如编写戏文,余音缭绕,推进过程跌宕起伏,精彩不断,结束简洁有力。又似推进器,指引学生在旧知基础上向新知进军,激励学生学习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精心设计导语,抓住学生注意力,进入胜景探珠取珍;还要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