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2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4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谢陈二公墨迹合印>是何振岱影印己藏谢章铤、陈宝琛手迹之书,其中保存了陈宝琛词札、书信数十通.词札可与<听水斋词>刻本互相校雠,反映了词稿原貌.间接反映了其词学取向.书信多为陈氏文集所未收,反映了陈氏寓居天津、塘沽时的生活状态.本书之发现对研究陈氏之生活及创作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802.
缪荃孙与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又作小山),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现择其主要成就简要述之:  相似文献   
803.
标准问题 自动化是快速印刷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大多数快印和小型商业印刷厂的主要业务是个性化印刷,每个印品都是完全不同的,每个公司的市场也完全不同,因此有些印刷商认为实现完全自动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04.
军机处的设立及变迁 清代随明制不设宰相,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清代前期的主要决策机构,号称“国议”,历顺治、康熙、雍正各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在乾清宫西南方向设立了“南书房”开始是皇帝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的地方,“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为“南书房行走”。  相似文献   
805.
A老板在广告行业从业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广告公司资源和广告客户资源.在这些资源的支撑下,A老板涉足数码快印市场.相继创办了一家印刷厂和3家规模相当的数码快印门店.“以传统印刷为基础.发展数码门店经营”成为公司的发展定位。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06.
结缘恒晟图文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晟图文),源于2004年夏前的一次采访,当时恒晟图文在仅仅成i5年半的时间内,不仅抢占了杭州50%以上的快印市场份额,而且还在外地拥有8家连锁店。当时,公司总经理吕鸿生就表示将在全国较大的中心城市开设连锁店,把恒晟图文的特色服务带给各地的客户。时至今日,中国数码快印市场风起云涌,很多新的生力军出现,  相似文献   
807.
富士施乐所看重的,不是卖多少台复印机,而是打印和复印的总量。所以采取加盟连锁策略,将原来打字复印的公司,发展成合作的数码快印店,租赁复印机给他们使用。这些数码快印店,每复印一张,只需交施乐0.7-0.8元的服务费,维修、配件、耗材都不用操心。这种商业模式使它占领中国75%市场份额。[编者按]  相似文献   
808.
藏书票(简称"书票")是舶来品。中国读书人的习惯是买到一册心爱的书之后,在书上钤一二方刻有自己名号的印章。西方人不用藏书印,他们流行印刷一种带有精美图画的票签,贴在书的  相似文献   
809.
一百多年来,人类历史风云激荡。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奋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所蕴涵的中国元素,使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世界大舞台上闪耀荣光,这些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词汇,而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与奥运精神的契合。  相似文献   
810.
曾国藩之累     
曾国藩生于清嘉庆年间(1810年),出身于寻常的耕读之家。从圣人曾参排下来,他是第70代,残香余火,不甚旺盛。这意味着曾国藩的起点并不高,但也有遗风可袭。二十四岁那年,曾国藩到京师会试,一试不中,再试又爽。二十八岁及第,在翰林院谋一抄抄写写的小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