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05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复义”是英美“新批评”的核心术语,复义现象不仅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也存在于生活语言之中.《老子》“音声相和”就是一个复义语.“音声相和”的所指可从音乐实践中诸多“乐从和”的文化事象和言语应答的生活情景作多层次的阐释,由此对作为中国音乐美学重要命题的“音声相和”的丰富意蕴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2.
翟广怡 《考试周刊》2012,(56):167-167
老子》博大精深,是一种生命智慧之学。当我们把这一高深的哲学捧到小学生面前时,多少有些担心:这么深奥,他们小小年龄能读懂吗?但是当我真正把孩子们带到老子的这片哲学领地时,却是感受颇深。 一、相对成人来说孩子更接近于"道"道是什么呢?简单说,道是"自本自根",是"万物本来的样子"。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993.
老子生态哲学思想集中于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谦卑处下、知足常乐、无为而无不为等方面,虽然并不系统,有的方面甚至并不明显,但其对宇宙大世界本性的透视是深刻的,彰显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大智慧.  相似文献   
994.
老子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智慧.它不但是历史的,也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老子之“道”的自然性启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老子将天、地、人统为一体的思想启示人们关注生态平衡,老子的“无为而不为”之术提升了传统的领导艺术,老子的相反相成之道为现代的经营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子之“道”的阴性特征和雌守观念更对传统的“尊阳卑阴”价值观具有纠偏作用,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和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95.
袁康就 《武当》2013,(5):21-22
结合各方面的研究,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脏血管及呼吸系统都有正面的影响。较为具体的讲法是,它可以降血压、降胆固醇、提升体内物质代谢、延缓关节退化及改善骨质疏松的现象等等。但是这些优点其他运动都能达致,非太极拳所独有。从生理角度看,人有四肢和关节,自然就有活动四肢和关节的需要。所以,当我们说太极拳具备"流水不腐,户枢不朽"的养生效应时,其实我们并没有针对性地说明太极拳养生的玄机。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太极拳养生的元素呢?那就让我们从"柔"的概念来看看太极拳的养生效应吧。  相似文献   
996.
孔德 《武当》2013,(5):54-55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释解]对老子道学思想的"无为",笔者以前所见,有三种不同的解读:一种解读认为,"无为"就是悲观消极的逃避哲学,活命哲学,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应该受到批判的。一种解读认为,"无为"对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它可以消除极化与矛盾,使人没有烦恼,平静安然度过,且对社会有益无害。一种  相似文献   
997.
老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其著述《道德经》是极具特色的一部说理文著作。历年来,《道德经》的代表篇目都被选入一般高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因此有必要对老子的重要观点进行探论。"上善若水"是老子从经验世界出发,结合形而上的"道"的哲学理念所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念。结合水的作用与地位、道的特征以及老子理想中悟道与得道的人生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上善若水"这一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第二讲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二)圣人不朽,时变是守。(续上期)老子还讲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水是中国古代很多哲人都乐于赞美的。老子特别喜欢水,庄子也特别喜欢水,孔子也非常喜欢水。水确实具有很多美德。水怎么有美德?这是比附的说法。"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对万物都是有利的,它滋养万物,但  相似文献   
999.
刘运动 《兰台世界》2012,(21):89-90
鹿邑是老子的故里,拥有丰富的具有特色的老子文化方面的资源,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把老子文化遗产保护与其产业化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借以增强旅游景区的参观价值,为鹿邑县本地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王瑞英 《兰台世界》2012,(12):40-41
笔者从仁义与老子思想体系的关系、老子思想的实质、道家学派主张的连贯性三方面综合考察,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仁义是大道既失的补救措施,主张重返质朴状态。这种思想是当时礼崩乐坏,人们日益丧失淳朴本性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