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汉代民族管理职官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置,中央有典属国、大鸿胪,地方有属国、都护以及专门的负责民族事务管理的政府官员.这些部门配备有专门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汉官六种·汉官》、《后汉书·百官志》都有大略的记载.通过对出土资料的梳理,发现文献所载内容很不全面,出土资料所见而为文献资料所遗的汉代属国职官有庸左尉、塞尉、尉史等,所遗的地方政府中的民族职官有护羌使者、主羌史等.  相似文献   
82.
83.
遗折是官员临终前写下的上奏给皇帝的遗言折。孔祥吉认为,依照清朝惯例,中央的六部九卿、地方的总督巡抚以上官员,在临死之前,均需向朝廷呈递遗折①。官职再低些的官员,如按察使,也有进呈遗折的②。实际上,清朝三品以上的官员皆得具遗折③。遗折多为官员本人亲自缮写或口述,可看作为官员最后的政治遗言,官员们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向皇帝  相似文献   
84.
《宋史·礼志》虽是现存古籍中记载宋代礼制最为系统和影响最大的专篇,但其中也存在不少讹误,这自然大大影响了其可信度与史料价值。据《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玉海》《文献通考》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发现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宋史.礼志》仅职官记述讹误就多达11处,本文逐一予以考证。  相似文献   
85.
电视剧<天下粮仓>片头曲里有一句歌词:"天下粮仓,天下人的粮仓".天下粮仓果真是天下人的粮仓吗?我看不是,而是专门属于清代统治者的官家粮仓.本文通过对清王朝的粮食仓储官员进行粗浅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尽管清代地方粮食仓储对于赈灾济荒、安定社会秩序有一定作用,然而清代统治者对其自身的俸粮即漕粮的重视程度,与对广大农民口粮的重视程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国粮食仓储的职官多见于朝廷各部及各省督抚州县衙门,甚至连帝后陵寝都设有专门的仓储官员,而州县以下的储粮事宜则任其自生自灭,未设正式职官予以管理,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清代治阶级重官轻民的倾向.  相似文献   
86.
论五代使职官的军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军事性质的使职官在继承唐朝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许多非军事色彩或在隋唐时期军事色彩较淡的使职都带有了军事意味;军巡使和亲军侍卫使等带有司法色彩的军营系统的产生,意味着五代司法建设的突破;枢密使、三司使更多的涉足军事;出于军事考虑,恢复了营田使的设置;反映了五代动荡中又有革新的社会特点。  相似文献   
87.
印章、封泥、简牍等实物资料含有大量关于汉代军事职官的内容,这修正或弥补了先前关于汉代军事职官研究的诸多内容。如小将、校尉、都尉等类别的军事职官存有很多文献所遗的内容。  相似文献   
88.
乾嘉时期的学者沈钦韩善于补注经、史,尤重于地理、职官典制、史事的考据,他的这一学术特点亦贯穿于诗歌注释中。《苏诗查注补正》作为沈的代表作,对苏诗查慎行注的地理、职官典制、史事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缜密的考据,纠正、补充了查慎行及前代其余苏诗注家的大量错误和疏漏,形成了以考据注诗的特点,在苏轼研究史与清代诗歌注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9.
《四库全书总目》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对之已多所纠正。本文现就提要有关人物职官方面的疏漏和讹误,分门别类,补正若干则。  相似文献   
90.
清代国家设官分职,大体沿用明代旧制。内设中央各部、院,外设地方督、抚、司、道等文职衙门,以及提、镇、副、参、游、都、守等武职衙门,星罗棋布,分别在全国各个地方。可谓职分文武,上下相维,各治其事,形成全国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就其职掌,提纲挈领来说,就有中央六部,所谓天下庶政归六曹者是。寻常公务,由部处理,遇其大事,则须奏请最高统治者允准后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