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凸凹 《百科知识》2013,(7):56-57
行走在蜀地乡野,如果看见一些农家大院的祠堂和大坝上香火缭绕、鞭炮脆响,虔诚的祭祀活动之后又在欢声笑语中出现颇有规模的"坝坝宴",不用说,你一定是遇到了客家的民俗活动"蒸尝会"。四川是中国内陆较大的客家集结区,有客家人260余万之众,清代以来,逐渐形成了流布在成都东山、广安、泸州、仪陇、巴中等地的客家聚落。对外界而言颇具神秘色彩的蒸尝会,在这些客家聚落中普遍而热烈地盛行着。  相似文献   
112.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俗的信息。我们人类的聚居的地方,我们简单称之为聚落,而人类的聚落总是出现在自然环境相似的地方,那这些聚落分布都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聚落的发展有何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3.
从<奉使辽金行程录>看,宋人使辽途中所记载的聚落按功能可分为四种:衔接型聚落;投下军州;为守护驿馆而设的居民点;为看护佛寺而设的聚落.关于州城及其附近的聚落规模很小,可能到了辽后期才在州城附近聚集起众多的人口.至于这些聚落的生活面貌,在村落中有集市等交易场所,并且形成了汉、契丹、奚人等民族杂处一起从事生产的场面.  相似文献   
114.
《中国收藏》2018,(10):16-16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了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古玉矿遗址考古信息。据介绍,河西走廊西部玉矿遗址是国内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采矿聚落遗址,从实物层面展示了公元前一千纪的采玉活动。自2007年以来,该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早期玉石之路调查,先后发现了肃北马鬃山径保尔玉矿遗址、寒窑子玉矿遗址以及敦煌旱峡玉矿遗址等。  相似文献   
115.
以高黎贡山中部地区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该地区聚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当地聚落分布总体受地形起伏度、河流水系的控制,随地形位置差异,该区域聚落表现出3种基本格局模式;在研究区的北部,高黎贡山西坡龙江左岸的大面积台地以聚集型聚落为主;东坡怒江沿岸的河漫滩之上的阶地多为松散团聚型聚落,在支流洪积扇则表现出具有一定核心的扇形分布格局;高海拔山地则以离散型小聚落为主,聚落演变反映了地形地貌主控作用下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对聚落扩展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谢守有 《地理教育》2011,(10):23-25
聚落景观是人类社会最典型的文化景观类型,任何一种聚落形态的出现都与当地环境(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聚落景观也类型多样、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7.
论文以湖南省现存的传统聚落为例,通过公路交通网络且借助 GIS 方法研究各地级市市辖区站点至各个传统聚落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1)各市辖区站点至传统聚落的平均加权出行时间处于1.738h-4.830h 之间,平均值为3.05h.各市辖区站点得可达性系数平均值为0.0259,极差为0.026.其中,高于可达性系数平均值的站点有53个,占42.4%,多数分布在湘东、湘北地区.(2)各市域至传统聚落的综合可达性水平大致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加的趋势,综合可达性水平最高的市域是吉首市,最低的是张家界市.(3)站点的服务范围、聚落点的分布情况、区域内道路密度对站点的可达性水平及市域的可达性水平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8.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其生存和发展呈现出与现代社会的高度不适应性。通过对福建省永安青水乡的实证调查,从其空间形态变化获取其演变的轨迹和独有的特征,归纳出传统村落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困境,如区域经济定位不明晰,特色优势无从发挥;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风险度较高;新技术、新理念推进缓慢;生产和销售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化要求等。针对这些问题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行思考,要发展传统村落经济,必须为其署切实可行的、富有特色的经济战略,进行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指导,加快观念更新,尝试新技术,并为其提供生产和销售的市场化的辅助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因材施教、提升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优质素材.文章在走访了解"漳州古聚落"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对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与方式进行研究,促成"漳州地域文化"转化为"地理课程资源",使地域文化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构建高效且有特色的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120.
黔东南侗族聚落地理环境因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与自然生长的村落形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论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田野调查,总结黔东南侗族聚落中公共空间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质和营造精华。各类公共空间为祭萨岁、喊天节、抬官人等重要仪式活动提供了场所,对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