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乡村聚落地理分析旨在从地理学视角、不同维度描述与解释乡村聚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形成历史、选址思想、聚居生活模式以及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显示:坪坦河流域传统侗寨大约在明末清初侗寨功能产生分化,聚落体系初步形成;其选址思想主要有传统文化、生产方式与安全防卫等;聚居模式则是以"补拉"组织为单元管理,以"萨"崇拜为象征的信仰文化,以安全为导向的聚居理念的聚居模式。  相似文献   
192.
根据贵州黔东南巴拉河沿岸某一民族聚落实测后整理的数据,研究山地、聚落和消防栓喷射水流覆盖的几何形态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该聚落的一个消防栓布置方案,并尝试运用量化方法讨论山地聚落空间特征对聚落构筑物布置的影响.依此开展讨论得到结论:山地聚落空间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量化;山地聚落的三维空间特征使聚落形态具有多层次的特征,解决消防栓布置问题的方法,对聚落形态的一般研究运用量化方法,具有探索价值;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会影响聚落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93.
环壕聚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具有特色的聚落遗存形式。文章从典型聚落的整体布局、居住区的分布结构、围沟的具体形态入手,通过对比新石器晚期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和内蒙地区兴隆洼文化典型聚落的不同特征,多角度分析聚落所处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及社会经济形态,以聚落的结构探讨其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4.
薛河流域是山东古遗址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10-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大学合作在此区域进行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遗址和遗物分布区180余处。项目在田野调查和聚落研究中使用GPS定位、分区采集和Arcview软件分析等手段,主要考察了本地区北辛文化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宏观聚落形态和变迁情况。大体而言,这一区域聚落发展的总趋势为聚落数量不断增多,分布范围逐步扩大,聚落规模逐渐增大,聚落间的分化逐渐明细。具体又可以分为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时期的萌发期、大汶口文化至商代的稳定期、西周至秦汉时期的高速发展期三大阶段。宏观聚落变迁的整个过程以稳定和继承为主,突变始终居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5.
文化景观着重于自然和人类的长期互动和演变的关联性,强调遗产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重要前提.滇西地区的传统聚落以古道驿站型发展演变居多,其文化景观构成也与此相适应.基于纳入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的传统聚落,在梳理滇西地区古道驿站型传统聚落演变历程和文化景观特色的基础上,以板桥古镇为案例,分析其文化景遗产资源的要素构成,借此探索古道驿站型传统聚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6.
在深圳经济特区,物质生活已经富足的人们纷纷把孩子送到梧桐山村的学堂里。原本平凡无奇的梧桐山,因为聚集了十几家私塾和两三百个孩子在此读国内外的经典著作,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私塾村落。在新式教育于中国发展百余年之后,随着国人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及教育视野的开拓,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方式及意义。私塾,这一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教育形式,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7.
文章通过对滇西北盐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女性生殖崇拜问题的梳理,围绕盐业祭祀活动中的女性生殖崇拜、盐神传说中的女性生殖崇拜问题,论述了其中所具有的山地盐井聚落经济生活模式、生态文化意义及其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8.
文章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的问题,从民族聚落旅游开发的视角进行了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态性"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模式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9.
传统聚落是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载体。传统聚落营建的实体构成体现在关联类型、要素、空间的系统性单元集群,传统聚落保护发展的前提是基于营建实体对聚落主客体进行价值基准的把控及价值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价值理论,提出分析传统聚落在“类型—要素—空间”实体营建的三大体系构成,明确中微尺域下传统聚落保护发展所需的四大价值基准,最后基于价值基准进行传统聚落价值结构及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路径探索,为未来进行地域及全国传统聚落科学价值体系的多样统一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0.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簋的年代在西周中期恭王时,铭文所言周天子令■“邑于郑”,是命■在郑地建邑以居。■所建并非郑地主邑,只是旁邑或佐邑。郑地的聚落结构是以王所居郑邑为核心,周围包括众多贵族居邑及公邑的“族邑”模式。郑地在今陕西凤翔一带,兴起于西周中期穆王时,是西周中期以来周人势力在陇东败退,戎人进逼之下的产物,是周王朝经略西北的基地。周天子很重视对郑地的经营,安置大量贵族及民人居于此地,这一举措也为西周贵族宗族内部族人的任官获职以及发展提供了机遇,促进了世族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