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6篇
  免费   2篇
教育   6716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15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700篇
  2013年   592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董翠香 《山东教育》2004,(25):18-18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场面描写,不要说孩子们,连我都有些怵头。孩子们有什么难忘的场面去描写呢?猛抬头,日历上赫然印着一个大大的“1”字。噢,今天是4月1日。西方人的愚人节,是可以开天大的玩笑的节日。有了,我何不如此这般,来点课堂幽默。  相似文献   
132.
小说不仅是时间的艺术 ,更是一门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就是指环境。环境描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发挥着它神奇的魅力。本文主要通过对鲁迅先生部分作品的赏析来探讨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作写能力。环境描写为小说情节的展开、角色的出场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自然环境的描写首先为舞台布景 ,以最形象最直观的方式向读者交代故事的大环境 ;紧接着 ,社会环境的描写 ,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 ,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最后 ,随着人物环境 (包括人物活动场所、人物关系 )…  相似文献   
133.
从“卡夫卡式”看《城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寻求"卡夫卡式"之谜的一种解释,认为卡夫卡创造出一种小说艺术中特殊的描写路线。这条路线的大体轮廓是:定旨、写实──滑蜕、荒诞──真实、合理。这是一条三环套、折转、递进呈螺旋式推进的描写路线,其中心环节乃是"滑蜕"机制的妙用。用这一观点来分析《城堡》,发现《城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自始至终专注于某种人生境遇的状写,这种状写具有令人确信的似曾相识、更高层次、形而上的真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4.
有句俗语说得好:“人配衣裳马配鞍。”服饰是人的身份、性情、风度、处境的表现与标志。中国古代画家画人物,“头脸儿”是最需下功夫的部分,其次便是“衣纹”。善于绘画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非常重视人  相似文献   
135.
宋琳平 《学前教育》2005,(11):13-14
《小雨点》结构工整,语言优美、活泼、生动,通过四句一反复的段落排比、句式间隔反复的方式,以拟人化的描写,衬托出万物对春天和春雨的喜爱之情,适合中班幼儿欣赏和仿编。我一直想找到一个适合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6.
马莉 《中文自修》2005,(6):54-54
阅读和写作,在我就是顶顶快乐的大事了。这可以由我出版了很多部著作以及在我的一篇文章《夜间的事物》——大量地描写到我的阅读经验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37.
写作实际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作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目前有好多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平平淡淡,毫无新意。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语言可表达,写作的热情消失殆尽,听到做作文就双眉紧锁。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写精彩,具有生命活力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8.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创作的一部中国长篇小说,是一种跨文化写作,将此类文本翻译成中文属于一种特殊的回译,所以译者在回译过程中需要做到忠实传递和还原原文本的文化和语言信息。本文以"忠实"为翻译标准,通过对姚木兰对话描写的分析来比较其两个中译本在回译过程中是否忠实地再现姚木兰形象,从而得出在回译此类特殊文本过程中,其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得到真实的还原。  相似文献   
139.
《同学少年》2016,(4):16-17
<正>伴着皎洁的月光,枫叶在北风的抚摸下"沙沙"作响,爷爷送我离开家。虽然已是夜色朦胧,但还是能够依稀看到他那晶莹剔透的泪水从眼角缓缓地往下流。临走时,爷爷塞给我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袋子,我知道这是爷爷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钱,我不忍心拿,但我知道爷爷倔强的脾气。  相似文献   
140.
《泣红传》是一部写知青学的大悲剧。作品在大气磅礴的构景之中,又不乏男欢女爱与小桥流水的描写。善于用细节,动态描写和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此外,《泣红传》的写景也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