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3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胡适一方面解构了中国正统的诗学观念,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传统诗歌中的非正统的诗歌观念,同时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自由诗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现代语体诗观念。强调自然的言语、自然音节,追求以文为诗,强调诗体形式与思想情感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其语体诗学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72.
73.
进化论思想是近代以来寻求富国强民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理论的选择性接受,它是中国文学革命的重要思想支撑,同时更是文学革命的有力宣传工具.胡适倡导文学革命,一定程度上是受进化论文学史观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受中外文学自身发展演变以及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因而进化论在胡适新文学观念的提出、传播和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充分肯定进化论对新文学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正确认识其在文学革命中的真正地位.  相似文献   
74.
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先生的这句名言,把它运用到探究教学中是最合适不过的。现在的探究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功利性,仅仅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而我们认为,探究教学最应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他们发现的问题。质疑精神的差异,在中美两国的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  相似文献   
75.
赵榆 《收藏》2014,(8):62-64
胡适(1891~1962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核心人物。胡适先生于1945年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又曾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同时,胡适先生也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绩。近日,笔者在瓯江草堂展览大厅,蓦然看到一幅江寒汀先生绘制的颂扬胡适先生的《绩媲鹰扬图》,心灵为之震撼。  相似文献   
76.
贡献:文言和白话方面做的破立工作。误导:文白对立,否定古典,反对用典和对仗,更全面贬低中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77.
2006年7月,由于查找资料的需要,译者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翻阅《字林西报》,无意中在1924年7月14日《字林西报》60周年增刊上发现了胡适的这篇文章。这份增刊可以说是一份当时中国各界名人的文章荟萃集,除了胡适,还有诸如唐绍仪、宋美龄等人的文章,每位都在其擅长的领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胡适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便是提倡和推广白话文,鼓吹新文学。此篇文章的主旨便是推广白话文运动。全文大致介绍了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并得出文言文已死,而白话文则适用于从文学创作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结论。这也是胡适的一贯观点,在他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改良刍议》等文中,以及《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中,他一再强调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乃历史之大势。胡适认为,过去的文学已经僵化,并且有三大毛病,即无病呻吟、摹仿古人和言之无物,而新文学正是要改变这些毛病。新文学的本质是"活的文学",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参见刘波.胡适论"活的文学"--民间文学之文学性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这次发现的这篇文章除了概括了上述观点外,还由于是刊登在英文报刊,是供在沪外侨及海外人士阅读的,胡适在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白话文运动的全景,从文言文兴盛的原因到需要改革的理由、改革的先驱以及改革的困难和成效等等。可以说,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在原来基础上深入,却完整地体现了胡适关于白话文运动的思想。译者查阅了1994年12月由耿云志主编、黄山书社出版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1998年11月由欧阳哲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适文集》,同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适文集》,以及2003年9月由季羡林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胡适全集》,均未收录这篇文章,希望此文的发现可以为研究胡适及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78.
由于胡适在其著述中并没有确认新诗理论与意象派诗歌的渊源关系(只承认两者有相似之处),其《谈新诗》中的诗学主张也并没有与意象派的"六条"完全对应,因此,关于胡适的新诗是否受到意象派诗歌的影响的问题,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争议的根源大概在于对胡适受西方诗歌资源影响的程度及胡适接受影响的方式存在着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其实胡适对西方文学资源的接受是偏取的和局部的,而不是全面的和整体的。这种偏取的接受方式服务于其白话诗(新诗)创建的阶段性任务,符合胡适对中西诗歌发展历程的认识以及对中西文学传统进行会通的目的。对西方诗歌资源进行偏取的客观事实,可能正是胡适没有直接承认其新诗理论(甚至可以扩大到胡适文学思想的全部)受到某个具体文学流派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胡适《尝试集》中抒发个人情感的婚恋新诗应该给予重新评价。这部分诗歌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在“五四”前后新旧两个时代交替转换时期丰富、复杂的情感历程,写出了人生中诸如自由与禁锢、理智与情感、世俗与艺术、瞬间与永恒等各种相反相成的“两难”境地。诗人“诗的经验主义”的审美观照,使其诗作在艺术风格上是包含的,而非排斥的,戏剧化手法的运用则使这种艺术风格得以较成功的呈现。  相似文献   
80.
在写作教学方面,胡适也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写作的语体上,胡适主张改文言写作方式为白话写作方式,以突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障碍;在写作的内在功效上,胡适认为写作过程是作者对自身经验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生成思想;在写作的态度上,胡适要求写作应该一丝不苟,应该体贴读者;在写作的主体意识上,胡适强调应该让学生树立自由言说、文责自负的思想。胡适的这些探索可以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