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文学是一个独特存在,它以生动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其中不乏关注民生 、兼济天下 、舍生取义等文化特质以及作者自娱自乐所创作的各种美的作品.通过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精华,能够潜移默化地构建高尚 、健全的人格体系,是新时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2.
孟子在"舍生取义"的论证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建中国古代哲学中"薄"的伦理学的有力启示,他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其"本心"概念的价值道义论原则,从"本心原则"出发可以逻辑地推出康德绝对律令的"人性公式"。"本心"与"人性"具有高度的形式相似性。  相似文献   
43.
舍身饲虎图     
世间万物,人为灵长之尊。 为何?自然是因为人有思想、感情、意念等等。然而,最能代表人的胸怀和大爱的,就是舍己、舍身、舍生。比如:舍己为人、舍己为公、舍身为国、舍生取义、舍生忘死等等。无疑,这都是人类最崇高伟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4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经历多次教学改革之后,融入了大量相关内容,如心理学、法律等,但是内容的多样化也容易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迷失方向。因而,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从多方面人手。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改善德育教学体系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先秦儒家文化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中  相似文献   
45.
整体赏读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2010年8月7日舟曲泥石流灾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那些灾难的瞬间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悲痛。2012年,纵使那些曾经的伤痛仍在煎熬着灾区的人民,但新的生活已经开始。我们也许永远无法体会灾区人民心中真正的感受,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爱永远照耀着"新生"。  相似文献   
46.
社会转型,社会道德也随之转型,为社会培养人材的学校教育的道德理论也应随之转型。以人本思想为基础的新道德体系强调珍视生命,生命第一的新理念取代了往日的舍生取义,节操大于生命,及士可杀不可辱的旧的舍命侠义。也  相似文献   
47.
1907年7月15日,江南古城绍兴,鉴湖女侠秋瑾身穿白色汗衫,外套玄色生纱衫裤,脚穿皮鞋,双手背绑,拖着铁镣,缓步走出了山阴县大狱。走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48.
2009年第6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上刊发了陈琴老师的一篇博客文章《现在真的不需要舍生取义了吗?》,该文记述了一场关于“要不要舍生取义”的课堂争论。学生的观点是:在和平时期的日常生活中不提倡舍生取义,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也不提倡见义勇为,而要见义巧为。老师的观点是:在任何历史时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要提倡舍生取义。在笔者看来,这场争论是一个典型的小学课堂上知识生成的个案,从中体现出了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49.
葛园 《文教资料》2009,(23):98-100
孟子继承了孔子"爱人"的思想,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舍生取义"是孟子对生命伦理的深刻思考,在"义"和"生"以及物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选择超越物质层面,而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实现,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孟子对完整人生的定义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物质层次,更关注精神上的完整,这才是其生命伦理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50.
刘杨 《新闻知识》2007,(4):40-42
前些年,一提起河南,一些人便会想到焦作大火、洛阳大火、法轮功自焚、原阳毒大米、尉氏假棉花等负面事件,于是,河南人便成了愚昧、落后、欺诈、一事无成的代表。媒体的轰炸性报道、河南段子的广泛流传——地域性歧视的“集体狂欢”使人们忘了河南曾经的辉煌,让人们看不到河南如今的发展,也让河南人的处境无比尴尬。如今,当人们再次提起河南的时候,更多的人想到的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的李学生,大义至孝的当代孝子张尚昀,勇于担当的洪战辉……各大媒体再次聚焦中原之时,人们看到了河南人的纯朴本色,看到了新世纪河南人的新形象。媒体的这种变化起于何时、缘何而起、又有什么不足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河南日报》2000-2007年中有关河南人形象的比较研究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