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9552篇
科学研究   1126篇
各国文化   93篇
体育   340篇
综合类   395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20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1136篇
  2013年   904篇
  2012年   1076篇
  2011年   1267篇
  2010年   1042篇
  2009年   1059篇
  2008年   1336篇
  2007年   998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的人对色彩的感知和解释是不同的,因此,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广泛认同的表达方法,才能正确地反映和描述某种色彩。  相似文献   
92.
近几年,我国的包装印刷快速增长,和制版印刷紧密相联的色彩管理技术也层出不穷,现就本人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3.
今天,创意设计和出版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电脑和软件已成为该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通过熟练掌握现有的工具已可以完成各项工作。但是.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中.更需要采用节约成本.高效快捷的工作方法。此外.创意的体现和质量的控制也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4.
大自然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其自身的丰富多彩。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色彩是传递艺术信息的重要载体,体现或反映作品的“内涵”。如何将艺术设计方案中作品的色彩真实地反映在打样作品上并获得满意的结果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技术的出现为现代色彩的正确传递和控制提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5.
印刷色彩管理的概念已经谈论了很久,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在很少的生产企业中实现.多数印刷企业只能实现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数码打样)。真正能够在生产中应用的屏幕软打样、印刷机色彩管理,及将整个作业流程贯穿起来的色彩管理等还无法让使用者满意。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印刷系统下的色彩管理理论有问题?答案是谁都没有错.只是由于色彩管理太复杂,或者是我们对它的期望值太高。色彩管理不是简单的购买几套软件、几台设备就能实现的,它至少包括下列的几大部分:  相似文献   
96.
在传统的出版印刷流程中,你会对一个文件进行硬打样,以预览文件的颜色在特定的输出设备复制时的效果如何。在色彩管理的工作流程中,你可以使用颜色文件实现在屏幕上的文件打样。当文件的颜色在一个输出设备进行复制或呈现在一个特定型号的显示器时,你可以进行屏幕预览或软打样,来观察颜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起步:由输出中心入行数码印刷 天津好彩数码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5月,天津好彩的第一家店——和平店正式开业。在组建天津好彩数码印刷有限公司前,公司老板曾于1995年创建捷华数码公司.主要从事照排输出。凭着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相应的人才.加上良好的经营.捷华数码公司不断发展.成功地运转了9年。谈到为何要组建一家新公司,技术经理杨  相似文献   
98.
JDF用一个强大的树状内部信息结构来保证它具有无穷的扩展性,能够支持非常全面的作业定义,成为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它能够提供连续的生产控制.还能够用于色彩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工作。例如.通过JDF,一项工作可以分解成许多块,或者和其他命令相结合。这个过程可以在许多地点和许多参与者,例如印前服务提供商.印刷商和出版商等一起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
月平 《新闻导刊》2004,(5):54-54
7月16日重庆某报第2版有篇《专业生产 独家经营(引) 小抄居然也“防伪”(主)》的消息,记表露了太多的个人主观色彩,违背了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00.
中国传媒产业化的法律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爱珺  童兵 《视听界》2005,(4):9-12
中国传媒产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在中国国情下发展传媒产业只能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可先对服务类媒体和专业类媒体或一些地方综合性媒体进行完全的商业改造,依法成立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使它们不再具有行政色彩,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为此,本文提出了重塑传媒市场主体的一些建议和措施。至于那些完全由政府财政出资、由政府实行严格的行政监管、不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共传媒,不属于本文所界定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