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72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8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4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61.
中国最早学校武术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朝.中国古代官学中,由于"重文轻武"和儒家教育思想主导地位的影响,官学教育中几乎没有武术教育;私学师徒传承是中国武术师徒传承的滥觞;书院以私人讲学为主,对武术教育开展不多,但也有个别书院关注武术教育,如清初教育家颜元.  相似文献   
62.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系统中独树一帜的教育组织形式,虽历经千年兴衰浮沉,但书院教育家始终把进德修业作为书院教育的价值旨归,逐渐形成了以“德智并重、育德为首,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环境浸润、潜移默化”为显著特征的德育体系。古代书院的重德传统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一致,为改进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的不足,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即加快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授课方式、提升实践教学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3.
高职院校书院制育人模式的目的是培养知行合一、思维创新、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大学生。高职院校书院制美育教育着重环境育人、非遗传承育人、调研实践育人等途径,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焕发其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64.
<正>书院的命名,虽然只是该书院的一个标记和名份,但大多都有其基本内涵,体现着创建者的宗旨、目的、要求和期望。从书院的命名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和书院教育体系的特殊品味"(胡昭曦《四川书院史》,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09页)。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的命名同样也有其深刻的含义,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5.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虽然百废待兴、强敌觊觎,但在毛泽东主席的倡议下,仅仅数年时间,宗旨为"敬老崇文"的文史馆在各省相继成立,可见  相似文献   
66.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多变,疫情反复,高校毕业生规模连年创下新高,就业工作愈加严峻复杂。传统学院模式下的人才培养重专业知识教育、轻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综合实力欠缺,难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本研究在分析书院制育人模式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势与限制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精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以期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7.
本文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电子书院教学内容、方法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抓手,把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内容实质与思想政治课紧密结合,从三个层面讲述了专业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坚持润物细无声的原则,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增长的同时,也能不断扩宽发展前景,培养出力争上游、拼搏进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68.
69.
书院与藏书有着天然的联系,书院藏书楼可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浙江的书院还以刻书、印书著名,为文化知识的传播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浙江的书院藏书楼基本上与中国的书院发展同步,源于唐,兴于宋,在清末则经历了变革.  相似文献   
70.
人们对书院的界定直接影响着一地书院数量的考证。池州历史上一切真实存在过的书院,无论其官办或是私办,抑或是个人隐居读书之处,对池州区域文化均产生较大影响,也为池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