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0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教育   27406篇
科学研究   4415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1591篇
综合类   948篇
文化理论   589篇
信息传播   9359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482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932篇
  2015年   1561篇
  2014年   3873篇
  2013年   3196篇
  2012年   3934篇
  2011年   4244篇
  2010年   3455篇
  2009年   3532篇
  2008年   3627篇
  2007年   2753篇
  2006年   2182篇
  2005年   1850篇
  2004年   1233篇
  2003年   991篇
  2002年   829篇
  2001年   747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坚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是支持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那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就要达到一定的阶段,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才有对农业的推动力。湖南省在“十一五”期间,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这是湖南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在,湖南的工业发展总体水平较弱。2005年,我省 GDP 比中部平均水平多261亿,但工业增加值少357亿,工业增  相似文献   
182.
谭健 《军事记者》2006,(11):20-21
在杂文文体的诸种特征中、若以阕读经验来论说,最易感受到的恐怕当数幽默与讽刺。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寻根究底的话,它又最为赜隐,最难梳理。这里为了避免骼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我把它限定在一般的理论描述中。幽默二字,来自英文Humour,中文里原本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现在译为幽默是一种音译(也有意译的成份),这是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先生的创见。由此约定俗成,沿用至今。考其Humour的原意,乃有“会心的微笑”,“只可意会的诙谐”谑而不虐”等内容。《牛津英语词典》为它下的定义是:“行为、谈吐、文章中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特点;欣赏和表达这些特点的能力。”由此可见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趣味,二是要能逗笑,三是只可意会不说破它。这样一来,幽默的逻辑线索就出来了:所谓幽默,首先是要有情趣,要能引人发笑,但又不揭穿,幽然默识即可,开怀大笑便不是幽默了。它表明幽默非常讲究度,只须存乎于心,点到为止,过了度便作它种范畴观。许是都看见了这一点的缘故,尽管关于幽默的定义种种,但最为流行的还是“轻微的讽刺”一说。幽默和讽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说它们有联系是说它们都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主体机智的一种特殊外射:说他们有区别是说它们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幽默是带着一种善意会心的微笑来对社会和人生做出审美评价的,而讽刺则多些火药味,它主要借助艺术夸张的笔墨和真实的力量,无情地谴责一切不合理的和反常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和破坏性,但绝不恶意中伤。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到水底里。”“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邪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由此可见,幽默也好,讽刺也罢,都是主体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人生态度,都是对一切不合理现象的一种臧否方式。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在以下的探索中,将大而化之把它们“模糊”地视为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83.
张冰冰 《新闻前哨》2006,(8):99-100
“媒介事件”是近年来作为解释和概括新闻传播界的某些现象而频繁亮相的一个概念。从新闻传播角度对媒介事件的阐述已经汗牛充栋,本文试图从营销传播的角度分析媒介事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4.
李国英 《新闻前哨》2006,(11):11-12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关于新闻本原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要求本着公正的立场、客观的态度报道与事实一致的新闻。新闻的真实来自事实的客观,违背事实客观的新闻就对它的真实提出挑战。客观事实最终编码成媒介产品即新闻本,首先要转化为记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对感官世界中事实的认识,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经过记的选择和本化过程进入新闻之中,成为新闻事实。但新闻事实还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它指新闻中的事实,而新闻还包括记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整合,并赋予其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短讯、通讯,或是深度报道,从而揭示客观事实的意义。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新闻事实到新闻,记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伴随始终。从哲学的角度说,客观事实是一种存在;新闻真实也是一种存在,但这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新闻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客观上讲,新闻完全绝对的真实只是一个神话。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是让新闻无限地逼近真相,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5.
骆正林 《新闻传播》2006,(2):52-54,56
新闻是由事件构成的,电视新闻当然要给观众报道“事件”。世界每天都有大量新闻发生,但是电视在选择“事件”时,却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而苦恼。在社会空间内,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频道密度却在不断上升。这样的背景下,电视人被逼着从“文化人”向“儒商”转变,他们必须精通“事件营销”的技巧,才能让自己的新闻做得有人看。  相似文献   
18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报业竞争也体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特点。晚报不但面临着同行的挑战,而且,也受到了来自党报的挤压。党报开始注意吸收晚报的办报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办报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7.
近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媒介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媒介竞争日趋激烈,媒介经营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市场营销中较为常用的手段——活动营销,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为媒体所借鉴,用以提升媒体的经营业绩和品牌形象的。如何将活动植入到广播电视平台,并延伸放大,以期创造社会效益、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了许多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8.
随着广播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广播节目的市场化运营也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从长远来看,小到一档节目,大到一个频率,如果不高度重视节目的市场化运营,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下面结合新闻广播《全省新闻联播》节目,就广播新闻节目的市场化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节目市场化是指如何办好节目,不涉及节目的市场营销问题。  相似文献   
189.
2005年12月,一个“村官”——四川乐山峨眉山市新坪乡净安村党支部书记兰小平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亮相,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也相继刊播了兰小平的先进事迹。兰小平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就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昔日贫穷落后的峨眉山市新坪乡净安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兰小平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全村形成了食用菌、水果苗木、水稻制种、蔬菜和席草五大产业,实现了电、气、光纤电视、电话、自来水“五通”目标,80%的农户盖起了楼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多元增加到5000多元。该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最早报道兰小平这个典型的是四川《乐山日报》,一篇《小康路上“村官”领航》把兰小平从地方推到全国,从而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村官”一夜成名,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0.
郑波 《新闻前哨》2006,(1):57-58
不少报社发行部门在经过几年的经营后,就会遇到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报刊的发行量具有一定的规模后,其增量特别是订户量再也难有大的突破。发行员、发行站一边在艰难地开发着新订户,一边又无奈地流失着原有订户,当新订数多于流失数时,总量尚能有所增加,反之总量仅能持平甚至还有减少,于是发行工作中就出现了营销学常提到的一种现象——“漏斗现象”。究其原因,除客户资源有限、发行员开发能力不足、市场相对饱和、竞争日趋激烈外,发行竞争力特别是发行服务的竞争力不够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