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莉 《兰台世界》2012,(7):14-15
目前,学界关于董必武教育思想的研究虽然有所触及,但从宏观层面展开研究者居多,而从微观层面展开探讨者较为鲜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董必武提出的"教育确为救亡之第一策"这一理念为切入点,力求从微观层面对董必武建党前后的教育思想展开研究和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一、在革命活动中坚信"教育确为救亡之第一策"亲眼目睹国内局势的急剧变化,年轻的董必武深感痛苦和彷徨,更为国家的前途而担忧。他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缺乏懂得革命而又有能力的人才。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董必武决定从我做起",为了未  相似文献   
72.
20世纪60年代,针对中国林业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董必武明确提出"大办林业"以满足国家总体需要,主张发展"散碎林",在植树范围、植树群体与植树品种等方面,主张围绕制定规划与处理好各种关系等以推进林业事业进步。  相似文献   
73.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为新中国的法治历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后来“依法治国”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方面,他重视从思想上、政策上对旧司法人员的改造,同时,也注重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也强调对新司法人员的培养工作.董必武对逐步完善新的法学教育框架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当年被董必武誉为“民主之家”的重庆“特园”,是当时四川军政界蓍宿、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特园占地面积3亩有余,内有鲜宅、平楼、康庄等建筑。抗日战争时期,特园成了陪都重庆一个十分有名的地方。荷兰和意大利大使馆、苏联军事代表团、盟军军事代表团,都曾借住过康庄。名爱国将领、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曾借用康庄一、二号楼作为他的城内官邸。民主党派领袖张澜、梁漱溟曾在鲜宅主楼达观楼长住;张申府、张东荪也在达观楼住过。各界民主人士常在这里聚会,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常在这里出入,毛泽东也曾专程到这里拜访……  相似文献   
75.
“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有四百万同胞艰辛奋斗胜利可期。”这是1938年2月,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汉代表周恩来、秦邦宪、董必武、叶剑英、罗炳辉等领导人,为在武汉上空与日机英勇作战壮烈献身的中国空军人员亲送的一幅挽联。  相似文献   
76.
董老作为新中国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法学家,对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董老学贯中西的知识背景及其自身的法律实践,使得董老对新中国的司法建设别有体会和建树。破中求立是董老司法改革思想的核心,本文从破旧法、立新规;破旧体、立新制;破除旧观念、树立新思想三个方面对董老的司法改革思想进行了解读。司法改革仍是时下不绝于耳的话题,解读董老的司法改革思想,也许可以获得一种本原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7.
《教育》2006,(3):F0004-F0004
洛阳市第八中学始建于1948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国家代主席董必武、政协主席邓颖超曾到学校视察。近年,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和教育部部长分别到学校访问。学校占地面积七十余亩,两千余名学生、高中级教师73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研究生8人。  相似文献   
78.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知名的法学巨匠,一生著述颇丰。他系统地揭示了没有法国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普遍真理;明确了党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重要原则;他最先在党内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指出依法办事是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董必武法学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请跟我来: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  相似文献   
80.
半个多世纪以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征集与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其中,中央领导人的题字手迹与亲笔信函尤为珍贵。透过这些题字与信函,中央领导人对雨花台建设与发展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他们与革命烈士超越时空的战友之情扑面而来,感人至深。本文介绍其中部分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