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249篇
科学研究   140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62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文县白马藏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县白马藏族由于久居深山,远离城市,开发迟缓,保留了相对完整的白马藏族音乐文化样态,其传统面具傩舞“池哥昼”、圆圆舞、传统酒歌极具魅力至今洋溢着古氐遗风,承传着白马藏族文化的精魂,成为我国多元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逐步趋同,文县白马藏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发展经济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矛盾和困惑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42.
“贵族”与“家奴”这两个藏族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原型意象是解读藏族母语小说《斋苏府秘闻》的关键所在,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这部小说浸透了现代藏族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主人公们在两种身份(贵族、家奴)的转变过程,体现出一种“主位”的批判和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243.
一、背景分析 (一)生源特征 我校的藏族学生主要来自于拉萨和日喀则地区,其中一部分生活在拉萨和日喀则两个城市或周边县城,另一部分则生活在边远高海拔农牧区。在对预备年级61名藏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拉萨和日喀则两大城区的学生共20名,其余41名分别来自二个地区的各个郊县。  相似文献   
244.
藏族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低成就受其入学英语水平低影响外,大学英语写作的课程、教学等方面缺乏针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从建构英语写作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分层分班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建立适应藏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特点的教学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45.
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在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浓郁的宗教情结中形成了广泛的神灵信仰和自然崇拜,创造了包括苯教神灵、佛教神灵及民间地方神灵在内的庞大的神灵群体。脱胎于藏族神话的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在继承吸纳神化,充分汲取藏族神话营养的基础上,又对神话的世界观予以无情的否定,从神话过渡到了人话。  相似文献   
246.
内地西藏班、校是国家教育援藏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使得众多藏族学生来到内地学习.通过对汉藏高中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心理特点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差异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内地西藏班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点启示,对西藏的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47.
四川:万余名藏族学生到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学习今年9月,四川省有1万余名藏族学生到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学习。记者日前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四川省在今年3月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248.
北京灵山第十届藏族风情文化节于7月4日正式开幕,本届风情节将历时2个月,以攀登京西雪域高原灵山,进入清凉世界;相拥藏族同胞姐妹共舞,步入人间天堂为主题,给炎热的京城送来高原的凉爽。  相似文献   
249.
王求 《中国广播》2009,(8):68-68
到过西藏的人,不会忘记那开遍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因为那是属于西藏的花。她盛开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不惧严寒,不怕酷暑,漫山遍野,红透雪原,被藏族人民视为幸福之花、吉祥之花;她像祖祖辈辈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一样,用生命的怒放,装点着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250.
张启平 《新闻世界》2009,(6):106-107
跨文化传播日趋密切,交流、融合和相互依存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跨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要倡导文化多样性原则,建立各民族文化问和谐共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