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01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9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卢艳彬 《武当》2012,(8):25-27
三、八卦掌技击中变中之变内涵《易经》"生生之谓易"之环而无端之变八卦掌的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都处在不息的运动变化当中,以求在变化中发展。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是阴阳、刚柔在变。"生生之谓易"进一步说到八卦掌变化的性质上来。阴阳"生生"就是"易"。"易"是讲阴阳的,阴阳并不神秘,就是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通俗  相似文献   
112.
从虚实相生的过程来看,艺术形象的意蕴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缘实而成的感通、感受和感应,一是因虚而生的妙悟。虚实相生艺术效果的获得,必然要以媒介运用和意象呈现相匹配为前提,即媒介运用和意象呈现的相互顺应对艺术形象的呈现和艺术意蕴的生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于语言媒介具有直接的精神性,可以在人的语言解读活动中直接诉诸人的大脑,非语言媒介则没有直接的精神性,只能通过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来诉诸人的大脑,因此语言呈现意象的深广度和灵活性是其他任何一种媒介都望尘莫及的,所以语言在促发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生成和扩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3.
结合目前传统电工电子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虚实结合的办法创建医学电工电子实验室,探讨了创建虚实结合的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原则和目标以及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4.
刘玉可 《考试周刊》2010,(52):28-29
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一直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一个出题点。为使学生容易接受、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运用典型的经典诗词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115.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改革中求得学校的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如何从管理上构建和谐校园,是值得每一位校长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制度与人文的关系及在学校管理中如何体现人文性,从对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解读与认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几点探索、人文关怀与制度实施中的几点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供各位同仁交流。学校管理体制,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相似文献   
116.
濮贤娜是巴金的祖父的继配夫人,现存《意眉阁诗词》。她的词题材广泛,词风鲜明,其词常常具有柔而有骨的笔触,弥漫着清冷哀伤的气氛,或是伤时,或是离愁。其思想中有庄子虚实观念的影子,词中亦常见洞悉人事真谛的卓见。  相似文献   
117.
多年来,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在享受语文给我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我也有自己的痛苦。"语文很重要",几乎每一届的学生我都要给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可是最后总是徒劳无功,但值得欣慰的是有那么一些学生真的喜欢语文,甚至爱上语文。我总结了近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主要从地位、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予以阐述,希望学生们真的能从语文中收获快乐。  相似文献   
118.
虚与实是文学艺术广为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虚,多指空灵超脱或引人产生联想、补充的笔墨;实,指真实具体的描绘文字。它们是一对矛盾的辩证统一体。“虚”并非是虚无缥缈,而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实”;“实”也不等同于生活中的实,而是艺术再造的“实”,导向一定的“虚”。构思行文过程中.虚笔与实笔兼使,二者密切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种技法即所谓的“虚实相生”。我国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论诗有言,诗家写景“必须写得又清真又灵幻”。这其实是对诗“贵虚实见意”的强调。所谓“写得太实则无诗”,此理也同样适用于写作中,请看《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的精彩描写。  相似文献   
11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已经被人们熟悉并部分取代基于课堂的"现实"学习环境。虚拟和现实的学习环境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学习者使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开展跨地域的协作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后者有利于学习者的临场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分析相关文献和现有学习环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虚实融合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对虚拟、现实以及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进行比较,并就若干典型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及其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校园环境信息观测与研究性学习、GLOBE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虚实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数字化探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