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浅说六合棍     
在我国传统武术器械中,以棍术的历史最为悠久,棍法的传播最为普遍,也最有实用价值。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说:“若能知棍法,则其他诸器械之法,从此得矣。”近代六合棍大多流行于山东烟台、莱阳、青岛及辽宁大连一带的螳螂拳家手中,受螳螂拳法“攻势凌厉,迅疾多变”风格的影响,经过螳螂拳家们的不断研习提高  相似文献   
32.
《衣钵真传》是发源于山东莱阳的螳螂拳原始拳谱,尽管专家们按照少林拳派体系进行的研究探讨,有失偏颇,但为我们破解螳螂拳起源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就《衣钵真传》“十八家拳歌”等相关内容深入剖析,以为梳理、探明螳螂拳起源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3.
螳螂拳,属于象形拳的一种,因模仿螳螂捕蝉的戏纵擒打动作而得名。六合螳螂拳(又称马猴螳螂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为内三合;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称为外三合,内外结合称为"六合"。六合螳螂拳一种以实练、实打、实用为一体的拳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六合螳螂拳不但具有攻防技击性,而且具有健身观赏性和娱乐性。而六合螳螂拳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攻防技击性。  相似文献   
34.
正钟连宝师父,山东烟台人,自幼酷爱武术,自1953年7月起拜林景山老先生为师学习七星螳螂拳。在林老先生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数十年的刻苦训练和潜心钻研,钟师父出色的继承和发扬了林老先生的拳法风格与技击特色,曾多次在全国及省市级的武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多次在各类比赛中担任  相似文献   
35.
如同其他拳种,螳螂拳势名具有提示动作要领,便于讲解与传授,有利于习练者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的特性。同样,螳螂拳在其形成、发展和充实的过程中,为技术动作命名确也受到传统思想理念、创编者文化水准,以及个人好恶的限制和影响,带有较大随意性,缺乏统一规范,为习练者带来不便或些许麻烦。  相似文献   
36.
《武当》2008,(6):56-56
2008年5月1日,首届梁山全国功夫争霸赛在梁山风景区“水泊梁山记”表演台举行。本届争霸赛设置了掌功、腿功、轻功等表演项目,来自全国空灵道、雷氏内功、龙虎门、少林、峨眉、形意拳、查拳、螳螂拳、武当拳、佛汉拳、子午门等11个门派的60余名武林高手参加了比赛。山东省武术院副院长陈勇,山东省记录片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相似文献   
37.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追捧的熟点,随着螳螂拳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螳螂拳理论研究也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视角入手,分别对螳螂拳的历史沉淀性、流变性及活态传承性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历史文化与螳螂拳形成和发展的联系,为螳螂拳研究方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8.
欧达宁 《精武》2007,(12):58-58
在东北的武术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螳螂不归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大意是说,单练螳螂拳的人不容易成为大家。言外也有"师傅的思想保守,门户之见重,弟子难成才"之意。例如:当年的黄  相似文献   
39.
武兴盛  何佳 《精武》2009,(2):22-26
上世纪50年代哈尔滨的武术处于鼎盛时期,武术馆众多,形意、太极、八极、大洪拳、太祖拳、螳螂拳等等都有。武林好汉云集哈市,仅教授形意拳的就有许承麟、王玉、刘英玉、杨永蔚等名家。  相似文献   
40.
刘连洋  李飞林 《精武》2003,(8):39-41
提及螳螂拳法,世人自然会联想到那威震武术界的“莱阳三山”,作为螳螂门第七代宗师,“莱阳三山”不仅将嫡派太极螳螂拳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以骄人的战绩向武术界证明了螳螂门武功的威力。而作为“三山”之一的王玉山先生,则更以螳螂之太极手为武林所称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